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2/2頁)

帝國對外占據上風,內部的矛盾都能壓制得住,看起來繁榮昌盛。一旦外部的環境變了,壓力增大,則內部各種矛盾都會爆發。外憂會激化內亂,內亂會引發外憂,內和外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隨著宋軍對契丹的壓力逐步增大,契丹會越來越面臨這些問題。

徐平又問了黃金彪探聽到的消息,對契丹面臨的壓力有了一個大致估計。

上京道兵馬是契丹王庭最後的後備軍,輕易不點集。這次為應對宋軍的軍事壓力,在山前主要是從中京道和東京道點人,主要以奚人和女真人為主。反正徐平的意思,宋朝在前線有數十萬兵力,契丹便就應該有相當的兵力對峙,不然就要打起來。那麽契丹人向前線堆兵就好了,至於這些兵好不好用,其實沒有那麽重要,反正不會大打。

想通了這一點,徐平便就明白前些日子,前方報契丹在宋朝升振武軍,並向那裏集中兵馬後,從嶺北各部落點兵就可以理解了。無非是跟山前一樣的路子,讓依附自己的部落出兵,在前線堆積人數,防止戰爭爆發。

點附屬外族的部落兵馬,而不點契丹本族,當然是為了保存實力。這些附屬部落,估計是要自己帶糧草,算自帶幹糧替契丹賣命。後邊的契丹人,既不耽誤生產,又節省了大軍點集消耗的物資,一舉多得。與宋對峙,消耗掉其他小族的力量,更便於契丹控制,又實現了與宋朝邊境的軍事平衡。

徐平不由搖頭,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大國對峙就是這樣,手中力量多,能夠采取的應對方法多種多樣,不是你一計就可降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