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3章 奇襲壽春,斬袁術頭顱獻於聖前(第2/3頁)

袁術臉色一沉道:“將書信呈上來!”

一個宦官叫書信呈了上來,袁術打開書信一看,是侯君集詳細述說此戰經過的。袁術頓時陷入兩難之中,這一戰到底是誰對誰錯?雖然張勛提前來惡人先告狀,但侯君集信中有一句話說的不錯,那就是剩下的一萬多將士能為他作證,侯君集說的理直氣壯!

袁術胡疑的看著張勛,卻不知如何是好了,罪過還在其次,但關鍵是汝南還得派人去守啊。是繼續讓張勛守汝南還是讓侯君集守汝南,並且二人一個主戰,一個主張守,若是一起待在汝南還是要出亂子。

袁術便只好請楊弘,閻象等人前來,詢問如何處理此事。

楊弘接過侯君集的書信一看,在一聽張勛的說辭便知道此戰的主要罪過在張勛身上,不過張勛是大將軍,位高權重,楊弘也不敢輕易得罪,便拱手道:“陛下啊,如今不是計較誰對誰錯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要抵抗漢軍的進攻啊,還有南北兩線,趙匡胤與孫堅同時夾擊,我軍處境堪憂啊。”

袁術冷笑道:“孫文台算什麽?他不過是我的小兵,如今居然敢噬主?”

“話所如此,但孫堅的江東兵馬作戰勇猛眾所周知,我軍萬不可輕敵大意啊。”

袁術點了點頭道:“這個朕知道,你且說說汝南的戰事到底該當如何?”

“如今從局勢上看,漢軍在汝南步步緊逼,為的就是拖住我軍主力,好讓趙匡胤,孫堅兩人勢如破竹。看來天子已經與此二人達成共識,暗中勾結了,所以汝南方面便不能讓漢軍拖住我軍主力,應當以守為主。”楊弘解釋道。

袁術看了一眼底下臉色發苦的張勛,道:“這麽說汝南一戰,侯君集的主張是對的,這汝南還應該讓侯君集來守?”

楊弘點了點頭道:“漢軍奸詐,還是以謹慎為主,以守為主。待主公擊敗孫堅,趙匡胤之後,汝南的漢軍便不足為慮,主公這個皇帝也就坐穩了。”

袁術點了點頭道:“那此戰的責任我就不追究了,讓侯君集繼續駐守汝南,防禦漢軍由他全權負責。在派遣四萬大軍兵馬前往汝南,讓他務必守住汝南!”

袁術難得英明一回,看著張勛道:“如今趙匡胤與孫堅兩路兵馬而來,你身為大將軍,願意去抵擋哪一路兵馬啊?”

張勛心裏暗道:“孫堅乃是江東猛虎,麾下江東兵馬如狼似虎,我只怕不是他的對手。還是去打趙匡胤吧。”

想到這裏,張勛拱手道:“末將願意領兵攻打趙匡胤。”

袁術點了點頭道:“那就由你提兵五萬攻打趙匡胤,孫堅那邊,由梁剛,李豐領兵五萬攻打!”

如此一來,袁術的兵馬可謂盡數派了出去,二十萬大軍,壽春只剩下一萬,並且淮南地界許多義士揭竿而起,袁術的其他兵馬都去鎮壓起義去了。

而袁術的都城在壽春,屬於揚州九江郡,與徐州下邳郡相鄰。

不過袁術將兵馬都派了出去,九江空虛他也不怕,因為陶謙此人膽小怕事,是決計不敢出兵攻打他的。

然而袁術卻不知道,在徐州之北,還有一個勢力對他虎視眈眈。

時間進入十月底,袁軍三線戰事都處於僵持狀態,汝南這邊侯君集得了袁術的支援,在平輿與新蔡一帶布防。常遇春指揮漢軍圍而不攻,只是建造投石機,弩車等機器,一旦孫堅與趙匡胤那邊得手,汝南的袁兵想要回援,便借助這些利器進行打擊,阻截。

卻說青州,自年初袁紹兵敗青州,便屯兵平原,意圖休整之後再行攻打,卻不想袁術稱帝了。這個時候袁紹也不敢隨意攻打青州了,袁家兄弟雖然不對付,但卻是兄弟,袁紹怕做的過火,惹來劉辯的攻打,因此便率兵返回了鄴城,坐觀袁術的成敗。

若是袁術的皇帝做的穩了,他便出兵攻打青州,若是袁術勢力很快土崩瓦解,他就得以守為主,以為劉辯解決了袁術,肯定會轉手對付他的。

劉辯離開洛陽之時,給青州送了一封書信,這封信,是一年滅亡袁術的關鍵。

青州孔融接到這等書信之後,連忙找來虞允文與陳慶之二人商議。

卻道這封書信的內容為何,劉辯是這樣說的:“袁術稱帝罪無可赦,朕必須盡早除之,以正大漢威名。如今朕的兵馬於汝南偏執袁軍主力,孫堅,趙匡胤兩路出兵,一出廬江,一出豫州。如此一來,袁術後方壽春空虛。此時若能出一奇兵,從徐州殺向壽春,大事可定!而這支奇兵,朕思前想後,決定白袍軍來完成,公可先於徐州陶謙借道,陶謙此人膽小怕事,自己不敢攻打袁術,但若是派遣一能說會道之人勸說,借道之事不成問題!借道成功之後,白袍軍勤加訓練,待明年袁術勢力南北兩線潰敗之事,便從徐州一路南下壽春,斬袁術頭顱獻與朕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