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一百零四章 冬季攻勢(第2/2頁)

將斥侯散出去,孫壯與李良就地休整。好些傷馬要就地救治,才不至於廢掉,所以要等淮陽鎮派步卒過來接應。

人傷得少,馬傷得多,幸虧還收攏到虜騎遺棄的四五十匹傷馬,不然李良、孫壯都會叫苦不叠。

※※※※※※※※※※※※※※※※

待到午時,劉妙貞親率四營淮陽鎮步卒趕來支援,林縛、周普、高宗庭等人也隨行到芒碭山察看永城縣給摧毀、屠戮的情況。

在河淮之間,除了極少數城池在戰後得到修整,大多數城池都跟永城縣一樣,兵卒孱弱,城池殘破,燕胡遊哨像馬賊一樣滲透進來,便抵擋不住。要是黃河沿岸的防線不能將漏子堵上,不能防備小股虜騎的滲透,內線的生產恢復自然是談不上,便是糧秣輸送也會大受影響,進而使得長淮軍想在北面守住幾座城池也會變得困難。

永城縣給屠了個幹凈,反而沒有人站出來攔截淮陽鎮軍在芒碭山建立前哨。

防線的意義不僅僅只是要求將卒守住城池防寨,還要有出城野戰將敵攔截於區域之外,使防區內的生產不受到破壞的任務。

雖說給淮陽鎮軍配備了大量的飛矛盾車,但在大股騎兵的威脅下,步卒依盾車出城,活動的範圍也很有限,必然要有一定數量的騎兵配合作戰,才能有更遠距離的出擊能力,才能保證淮陽防線是嚴密而有效的。將更多淮東騎營調到淮陽來協同作戰,也能增加彼此間的熟悉跟信任。

從永城返回淮陽,林縛就任孫壯騎軍司所屬副指揮使,專門負責淮東調撥淮陽的騎營,與淮陽鎮軍協同作戰。

※※※※※※※※※※※※※※※※

返回淮陽審問俘虜得來的消息,叫人吃了一驚。

在九月之間,燕胡就調整軍兵部屬,分別在晉南、燕南兩地,以本部精銳騎兵為核心,配備相當數量的燕西騎兵、新附軍,形成以葉濟羅榮、葉濟多鏑為首的東西兩線軍團。

在林縛從明州府回崇州,再從崇州出發到達山陽之前,燕胡的晉南、燕南兩線軍團都是一起發動。葉濟羅榮以步騎六萬為主力,出澤州圍沁陽,攻掠太行山南麓,黃河北岸的城池。

沁陽橫亙在黃河北岸,也是黃河中遊除鄭州、大梁之外最重要的城池。梁氏祖居沁陽,梁習之子梁成翼曾任沁陽鎮守,沁陽軍也是陳塘驛兵敗之後梁家唯一能掌握的一支精銳。之後梁氏向河中、魯西等地擴張,都是在沁陽軍的基礎上擴充兵馬。

當沁陽軍的精銳給抽空,雖然後期沁陽守軍一直都沒有低於十營甲卒,但戰力已經不能同日而語。

在燕胡控制整個晉郡而陶春又從清河等地南撤到黃河南岸的大梁等地,梁家也知道沁陽在北岸很難獨守。不過早在淮泗戰事之後,梁氏奪得濟寧之後,就將在沁陽的族人遷往濟寧、濟南等地分散安置。

這次滲透到淮陽一線的這支虜騎前哨,便是燕胡西路圍沁陽兵馬分出來的遠哨,由於過了大梁之後一路沒有遇到強力的攔截,便一路南下,直到在淮陽城外吃了虧才返回。

雖說燕胡出晉南的兵馬主帥是葉濟羅榮,但圍沁陽的主將卻是陳芝虎。

雖說滲透到淮陽一線的虜騎遊哨也就這麽一支,林縛留在淮陽接下來的幾天,都很平靜地渡過,但從北線陸續傳來的消息,卻十分的不讓人樂觀。

魯王密詔事件之後,梁家最終被迫上賀表,承認江寧政權,但對淮東的戒備之心大增。在北面防線吃緊的情況,梁家還派大將高延虎率一萬精銳進駐沂南,增強對沂山南部,沂水兩岸中上遊地區的控制。梁家在防備淮東的同時,也徹底封鎖淮東從陸路進入山東的可能。

柳葉飛出知登州府兼制登州鎮軍之後,山東半島東部包括萊州在內,都在其控制之下。而青州諸人對淮東敵視甚深,所以淮東軍情司的探馬也很難及時地獲得山東境內的消息。陽信、平原一線的軍情,繞走海路,比快馬走陸路要耽擱好幾天。

東路的消息傳到淮陽晚了好幾天,形勢卻更叫人擔憂——葉濟多鏑撇開平原府,以兩萬步騎圍住陽信,約兩萬精騎繞過陽信,向臨淄、青州境內進襲……

“燕胡雖說沒有在這個冬季一舉突破河淮防線的計劃,但也沒有任河淮防線繼續加強的意思……”面對從北線陸續匯合來的消息,林縛也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有如當年燕胡繞過燕北防線進襲燕南、晉郡一樣,燕胡這次又是故伎重施,偏偏這邊還無良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