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冬日小雪(第2/3頁)

賈環就笑了笑。他在書房裏沒打算出頭,在除夕晚宴上賈母面前就更不打算出風頭。蒙童的課業,即便是古文有怎麽樣?有老師手把手的教,只需要記憶、背誦,又怎麽可能難得到曾經的高考學霸?

低調,是當前最好的保護色。

在南垂花門外,長隨和小廝們都止步,將書包遞給賈環、賈蘭。兩人背了書包,閑話著進了二門內。

賈政和王夫人居住的東跨院位於榮禧堂東耳房以東。東跨院旁邊的小院則是趙姨娘的住處。賈環住的套間挨著趙姨娘小院。

而賈蘭和母親李紈的院子距離賈環的住處不遠,偏向西路賈母上房。

賈環在路口和賈蘭道別,他要先去王夫人的東跨院看看。一般而言,這個時間點趙姨娘都在東跨院王夫人面前候著。

小賈環的習慣是下午放學之後去找趙姨娘,順路和王夫人院子裏的丫鬟們玩耍一會。

賈環並不打算驟然改變這個習慣。他前些天和趙國基外出在京城裏逛已經讓趙姨娘生疑。昨天晚飯後來看他時還罵了他幾句:“蛆心孽障,去哪裏墊了踹窩?幾天不見人影。”

到東跨院。因為下著雪,丫鬟們都在偏廳的暖閣中玩耍、休息、說話,只留了一個小丫鬟在門口望風。

賈環熟門熟路的走進暖閣,暖和的氣息撲面而來,將書包放在一旁的杌凳上,又和相熟的丫鬟金釧兒、彩霞等人隨和的打招呼,“今天你們倆沒在太太面前候著?”

他畢竟是來自現代,又是成年人,懂得尊重和包容,和丫鬟們的關系比小賈環還要好幾分。

王夫人的首席大丫鬟金釧兒正蹲在矮桌邊和小丫鬟擲轂子,仰著臉笑著道:“彩雲和玉釧兒在哩。我和彩霞出來玩一會。”她約莫十一二歲,大臉,梳著劉海,看著穩重,已通人情世故。

彩霞走過來,遞給賈環一杯熱茶。她年紀和金釧兒相仿,鵝蛋臉兒,眉清目秀,溫和的細聲細語地說道:“三爺,姨奶奶今天犯了錯,在裏面跪了快半個時辰。你要不要進去緩頰一下?”

賈環就愣了下。他來這麽些天,和趙姨娘並不親近。但陡然聽倒她跪了快1個小時,心情便有些復雜。想了想,道:“彩霞,謝啦。”起身去正房。彩霞這麽提示,多半是成功的概率很大。

趙姨娘畢竟是小賈環的生母,若是知道她在裏面跪著還不進去求情,確實說不過去。趙姨娘不管多麽無腦、作死,但對小賈環的愛沒有打一絲折扣。

……

……

東跨院的東廊三間小正房內。正房炕上橫設一張炕桌,桌上磊著書籍茶具,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王夫人坐在西邊下首,淡然的喝茶。

周姨娘、彩雲、玉釧兒還有幾個丫鬟、婆子在一旁陪王夫人說話。而趙姨娘卻是垂頭喪氣的跪在地上。形成鮮明的對比。

下雪這麽冷的天跪在地上快一個小時。賈環心裏忽而湧起一陣對趙姨娘深切的同情。走前兩步,“噗通”的一聲,跪在姨娘身邊,“咚咚”磕了三個響頭,“兒子見過母親。今天書房開始放年假,過來給母親請安。”

沒錯,賈環在禮法上叫王夫人“母親”,反而叫生母趙姨娘“姨娘”。他只能在人後叫趙姨娘“娘”。

也不要以為賈環“犯賤”下跪磕頭。賈府裏,兒子給母親請安,就是得跪在地上磕頭。區別只在於:地上有沒有墊子、磕頭需不需要那麽用力。

賈環並不覺得他在王夫人面前可以得到任何優待,規規矩矩的做足。之前小賈環來王夫人這裏玩耍,就基本是不進正房向王夫人請安。

王夫人穿著一件素色的衣衫,和眉善目,四十多歲的中年婦人,保養得體,手裏帶著一串精美的檀珠。

她已經在考慮讓趙姨娘起來,跪了半個時辰,敲打得足夠了。見賈環頭磕的響亮,心裏頭舒暢,淡淡的道:“環哥兒,起來吧!趙姨娘,看在環哥兒的面上你也起來吧。下次不要再犯。”

趙姨娘忙謝道:“謝太太開恩。”然後這才再站起來。只是跪得有點久了,兩條腿酸麻,身子搖晃,差點摔倒。房間裏適時的響起幾聲嘲笑聲。

賈環扶趙姨娘的手臂,這笑聲讓他聽得有點刺耳。

王夫人眼中閃過一抹難以察覺的快意,說:“趙姨娘,你今日且回去休息吧。我這兒不用你候著了。”

趙姨娘又“謝恩”幾句,方才和賈環一起離開。

……

……

回到趙姨娘的小院中,趙姨娘眼睛紅紅的,坐在墊著青緞靠背坐褥的椅子,唉聲嘆氣的讓丫鬟小鵲拿來治跌打的蛇油。挽起褲腳,膝蓋的地方已經跪得紅腫。

賈環看的皺眉,問道:“娘,今天怎麽回事?怎麽給王夫人拿來立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