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苦抄書(第2/2頁)

一屋子人都哄笑起來,就有人打趣寶玉喜歡跟姐姐妹妹一塊玩。

彩霞在賈環耳邊小聲道:“前些天寶二爺要了金釧兒嘴上的胭脂吃。”

賈環微微一笑,對這些略顯得香艷的小道消息並不怎麽在意。他已經過了青春期的年齡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對早戀這樣的話題相當感興趣。就如同他當年在初中時,誰要是和誰好上,頓時就要傳遍全班。

因為寶玉的到來,東跨院正房裏充滿了歡聲笑語。看的出來,寶玉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如魚得水。

見寶玉看過來,賈環起身向寶玉行禮,做著表面功夫,“二哥好!”這是二月底摔玉後,一個多月以來,他和寶玉的第一次見面。

賈寶玉淡淡的點頭,並不沒有走過來和賈環說話,也不問賈環在這裏做什麽,扭頭跟王夫人、周姨娘、周瑞家的、金釧兒等人說話。

他有點討厭見到這個三弟。並不僅僅是仕途經濟的事情。具體原因他也說不上來。

賈環不在意寶玉對他的冷落,實際上,他現在很不喜歡這個白乎乎的大圓臉小男孩。寶玉未必有什麽心機,但也不是什麽善茬。除了女孩子,其他人惹得他不高興了,他一樣的要發脾氣,要打人。然後有一堆人幫他“善後”。

當然,要說賈環對寶玉有多麽記恨那也不至於。他的仇恨沒有那麽廉價。當然,兄友弟恭這種事情就不要指望賈環會記起來。

冷淡、冷漠,這就是他對寶玉的態度。

賈環坐下來,繼續苦逼的抄書。

墨香,聞多了就習慣了。時間一長,最真切的感受其實是手腕疼。至於身邊漂亮小姑娘陪著。那是暫時的。彩霞也不可能在他抄書時一直陪著他說話。陪一會就要離開的。

再加上抄書容不得一點錯。錯一筆,一幅字就要重寫。當真是個苦差事。

……

……

四月十八日是賈環的休息日。他要去王夫人的東跨院抄書,打發人通知了趙國基、錢槐、胡小四。去西江月茶樓的事情改到四月二十四日。

胡小四還盼著去茶樓裏吃頓點心,聽聽書,見識一番,對來他家裏找他的錢槐抱怨道:“嚇,又要推遲,他不會是不打算帶我去吧?”

錢槐嗤笑一聲,說道:“胡小四,你也太看得起你自己了吧?三爺是要帶我去茶樓聽書。只不過見你和老胡頭事情辦得好,才說提攜你。你倒好,竟然抱怨起來。”

老胡頭正在屋子裏炮制賈環訂做的五個小火爐,聽錢槐這麽說,瞪了兒子一眼,“說什麽混話呢!”

胡小四就撓撓頭,“我不就這麽一說嗎?你別告訴三爺。”

“那當然。”錢槐呵呵的笑一聲,得勝般的教訓胡小四:“你懂個屁。三爺抄書是個苦差事,身不由己。等給二太太辦完了事情,才能出來玩。”

心裏禁不住為環三爺“默哀”。京城裏大相國寺門口抄書的秀才,一部佛經要1兩銀子才肯動筆。三爺這是受苦,又沒報酬。

只是,這些話,他當然不會和胡小四這個混人說。

……

……

賈環緊趕慢趕,總算是在二十四日前將王夫人要的道經抄寫完。

大約也是王夫人連續幾天看到賈環心裏厭煩,只要賈環抄寫了《莊子》的內篇7篇1萬多字。

這天上午,賈環換了一身讀書人的長衫,晴雯幫他束齊頭發。荷包裏帶著幾角銀子,拿上他自己改寫完成的《三國演義》出門。

在角門處和趙國基、錢槐、胡小四的陪同下一起出了四時坊,前往中城區正陽門大街上的西江月茶樓。

四月底,京城氣溫宜人。大街上人口稠密,車水馬龍,商貿繁華。

五月初五的端午將近,不少商鋪外已經開始端午節促銷。賈環一行幾人饒有興致的邊看邊走,徑直到正陽門大街。

西江月茶樓在正陽門大街的尾端,是一棟兩層樓高的寬敞樓閣,档次中等,進門每人收二十文的茶水錢。每日有說書人在茶樓正中的舞台上說書。西江月茶樓也是借此而出名。

進了門,賈環四人付了錢,在夥計的帶領下於一樓距離舞台較遠的一處茶桌坐下。要了一壺茶,幾樣點心。

胡小四埋頭吭哧吭哧的吃著餅子,喝著茶水。錢槐鄙視的看了餓死鬼一樣的胡小四一眼,拿起春卷慢慢的吃著。

賈環笑了笑,錢槐在張嬤嬤事件中表現的很機靈,有點歪才。抿著碧螺春,看向走出來的一位四十多歲的收書人。說書馬上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