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恰同學少年(二)(第2/2頁)

周朝貨幣體系:一兩銀子等於十錢。一錢銀子等於十分。而當鋪、放貸行業說的三分、四分,實際上指的是30%或者40%的利息。

賈環將利息定的這麽低,一個原因是書院的償還能力。不可能向鄉民借高利貸。第二,是因為人性。低利率才會借的出跟多的銀子。高利率,鄉民會更加的疑惑是否被騙。這是人性。

當然,賈環要是打算做做傳銷,以書院現在的條件,花點功夫,還真是可以開出高利率,把錢都吸出來。但他又不是騙子。借出來的錢,能少還點利息不好?

張安博點點頭,信任的道:“你放手去做。”

以他兩榜進士出身,大周朝前左僉都禦史正四品官員的身份,向鄉民借錢,能被認同。

……

……

議事並沒有進行多久的時間。賈環、公孫亮等人身上的事務極多,都是瑣碎的事情。但必須要解決。整個書院才能運轉、維持下去,不會積累怨氣。

賈環提前打了要縮減每人糧食配額的預防針,和公孫亮、龐澤、喬如松、張四水、柳逸塵告辭出來。

智無和尚跟著出來,“阿彌陀佛,賈院首,貧僧有話和你說。”

幾名同學就先離開。賈環在回廊處和智無和尚說話。

初秋時分,午後的陽光帶著溫暖又清涼的氣息。如果沒有這次水災,現在這個時間點,該是何等悠閑、愜意的時光!

智無和尚和賈環是老熟人,也不裝高僧,憂慮地問道:“賈院首,你能維持的住嗎?現在書院裏收留了1600人。”

不可否認,帶回和外界的消息,是一件非常提振士氣的事情。但,沒有糧食一切都是白搭。別忘了大水退去後,還要災後重建家園。而新任總督根本沒打算管聞道書院。

賈環手扶著欄杆,看著庭院、樹林、回廊,遠處的蒼山,語氣輕松的道:“禪師,昨晚那麽困難的局面我們都撐過來了,這點小困難算什麽?”

這話說的相當慷慨、豪邁。最終的勝利就要來臨了。

黎明前最後一抹黑暗算什麽?勇者不懼!智者不惑!

智無和尚看著賈環一陣無語。他並非如他師兄那樣的得道高僧。和賈環說話時,時不時的有“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這種感覺。

賈環道:“我們解決礦工饑民的勝利消息傳回潭柘寺了嗎?”

智無和尚點頭:“我早上就派人上山了。師兄回了口信:佛祖保佑。”

賈環笑了笑。他不會和和尚爭辯沒有佛祖這種事。昨晚的勝利,主要是靠潭柘寺的幾名武僧。打群架,都是領頭的厲害,就打成了順風仗。書院的弟子沒有死亡,有17人受傷。有的是第一波對戰時受傷。有的是追擊時腳崴了。鄉民死亡3人。受傷40人。

智無和尚問了個他關心的問題,道:“賈院首,聽說你將孔窯工給搜捕出來,人呢?”這種危險份子要嚴加看管。

賈環反問道:“禪師覺得這種人有留下來的必要嗎?”

智無和尚瞠目結舌:賈院首,你真的只有九歲?

賈環微微一笑,道:“禪師放心。我們現在的處境,沒有你想象的那麽危險。很困難,但可以挺過去。我們一定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將來還會更好。”

說完,賈環步履從容的往明倫堂走去。

……

……

賈環回到明倫堂。書院的弟子們都在興奮的討論大宗師駕臨書院的事情。書院裏歷年的累積,加上今科過了府試的童生,待考的人數總計有28人。

見賈環進來,喬如松向賈環請罪,作揖道:“賈兄,抱歉,在下將事情搞砸了。”

他太傻了。竟然跟總督衙門的人說,聞道書院情況穩定。應當撒謊的。這樣才能要來米糧。這件事,是他和沙提學一路聊著,慢慢的回過味來。

而等他回到書院,才知道昨晚書院經歷了怎樣的血色危機。但他卻沒能帶回糧食,讓書院缺糧的情況持續惡化。此時,他心中充滿了自責。

賈環並不怪喬如松。他這個人性格太厚道。人稱喬厚道。但這個世道,不占便宜,就得吃虧。這是中國長期以來的國情。聞道書院這裏情況穩定,總督衙門自然就會將資源調往吃緊的地方。

誰都有年輕的時候。時間、世情、生活會將青年們的菱角磨去。但,此刻,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這是積極的,昂揚的,向上的。令人日後會回憶、珍藏的美好時刻。

賈環將喬如松扶起來,“喬兄不必自責。有困難,我們共同面對。”

喬如松心中感激,主動請纓,“我願意再去京城購買糧食。”

賈環答應下來,“行。我們先來解決購買糧食的銀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