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從頭越(二)(第2/2頁)

賈環還沒說完,就給眾人此起彼伏的歡呼聲給打斷。這福利發的深入人心。

賈環笑笑,作為書院實際上的領袖,不能讓救災中流汗、熱血的同學們最終一無所獲。要對他們負責。

過了一會,賈環做個手勢,向下壓一壓,道:“有的同學會說:我救災盡心盡力,想要多賺功勞也沒可能。不能看著別人吃肉,我喝湯。這是我接下來要說的重點內容。書院裏購買的糧食總有吃光的一天。所以我們需要籌集大量的銀子去京城,去附近縣裏買糧。書院會以借據的形式向各位借銀子,包括鄉民、外面的商人。然後將剩余的四成利益分配出去。當然,為獎賞之前在困境中支持書院的人,第一批的票據,如果選擇不要本息,可以一當五在鎮中置換資產。第二批票據以一當二。這一批的票據以一當一。再往後的票據,折算。”

第一,書院中沒有銀子周轉,償付幾百兩銀子的本息。置換為東莊鎮的不動產最佳。

第二,賈環這是給自己開後門。書院第一批籌集約300兩銀子,賈環一個人就借了30兩。以一當五的話,他可以置換150兩銀子的資產。

東莊鎮現在就是殘破的小鎮,重建了一小半,等同於難民營。資產價格處在極低的水平。預計一套建好的小院售出價格在2-3兩左右,商鋪價格在6-8兩左右。

內部操作,當然是在低價的時候進行分配。賈環主持對外招商,當不會以這麽低的價格。贖買借據的日期,他會定在六個月後,屆時資產價格又當不同。

這是個一步步的計劃。詳細的部分,等會再談。

……

……

賈環將情況說完,換了公孫亮來說詳細的情況,會議一直從上午到下午。補充了若幹章程、協議、條款等等。

賈環將瑣碎的細務都丟給公孫亮、柳逸塵、姚緯、秦弘圖、易俊傑、都弘等人處理。他搭好分配的框架後,後面只是旁聽,倒不怎麽費腦子。

快結束時,有一名士子問賈環,“院首,劉家灣雖然被毀,但那些良田怕是給城裏的權貴惦記著。與我們的計劃可能會有沖突。”

賈環點點頭,“所以有更多細節、瑣事需要處理。但是良田也是可以用銀子買的,事情有得談。”

從東莊鎮前往劉家灣的地面,大部分的田地都是自耕農。很多人都死於大水之中。算是無主之地。書院下手快的話,占下來,問題不大。該規劃做居住區的就做居住區,該分配出去的,就分配給鄉民。

當然,最後可能還是有沖突。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沖突,這是必然。沖突的對象多半是某府管家之類的。一個個的解決吧。

商議完成後,第二天上午,重建的書院團隊,以公孫亮的名義開始向外派發文書,並將書院團隊的駐地設在東莊鎮原許記酒樓處。

此後,一個月東莊鎮以驚人的速度重建著。磚頭、石塊、木材、糧食、布匹、青菜、肉食、木炭、石灰等物資在消耗。大量的商人匯聚在東莊鎮中。

書院擴張的外墻輪廓已經修築完成,由山丘之上擴展到東莊鎮東。而原東莊鎮向東移5裏,構建三縱三橫的小鎮格局。大量的整齊、相同、模塊狀、簡單的小院填充在新鎮和書院之間。

冬季大雪來臨之前,要解決所有的鄉民的居住問題。而由於東莊鎮這裏擁有大量的工作機會,大量在黃洛鎮等待救援的饑民北上,尋找活命的機會。這些人力資源都被如火如荼的重建工程消化。

由聞道書院正門通向京西官道的書院大街規劃完成。正好就是以書院、舊東莊鎮、新鎮三點連成一條直線。兩旁的商鋪初見雛形。

這天下午三點許,初冬的北風有些凜冽,賈環從書院大街返回書院中,剛坐下沒一會,就給公孫亮一臉興奮的拉著去見山長。

由於要和商人打交道,大師兄不大適應。許記酒樓議事廳負責的是柳逸塵、姚緯。

略微平整過的曲水院中,比前些時候看起來要清雅些。正廳中,山長張安博將一封書信遞給賈環,“你看看。”

賈環接過一看,卻是朝廷欽差,總督辦理賑災、治河、民生等事宜,都察院右都禦史齊馳的來信。他明天要來書院拜訪山長。

賈環微微蹙眉,沉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