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名聲浮雲(第2/2頁)

……

……

自八月份京西洪災結束以來,沙提學為賈環在京城中揚名:英姿少年,雛鳳清聲。隨後又有朝廷名臣,都察院右都禦史齊馳委九歲的賈環以重任:宛平縣賑災副使。並稱贊說:聞名天下之日不遠。

賈環的名聲,飛速的向大周朝南北直隸十三布政使司傳播。一共有三重:第一,少年神童,精明能幹;第二,詩才天授,有數首名篇;第三,美人詞寫的極佳,在士林、青樓中極有名氣。名妓都想求詩而不得其門。這其實算是八卦。

臘月十二晚,大周南直隸應天府金陵城中,大周文壇盟主、南京禮部尚書方望方鳳九在莫愁湖勝棋樓舉行文會,南直隸名士薈萃,美人如雲。二十多人參與文會,場面盛大。士林矚目。

席間說起朝廷的事宜,說起京西水災,說起近日來流傳到金陵城中的幾首名篇。有幾位名士在抨擊,少年神童歷來為大周士林所不喜。士林並無褒揚神童的風氣。有幾位名妓則是笑著說願意自薦枕席。各自笑談,詩酒風流。

酒樓宴會主位上的方鳳九是一名五十多歲的老者,容貌清瘦,衣著簡素,拿著酒杯飲酒,點評道:“諸位,老夫以為沙叔治,腐儒也。既然有才,為何不朱衣點額?”

有人道:“望溪先生,本朝並不無褒揚神童的風氣,若是九歲進學,未免太過於驚世駭俗。然,此子亦有自知之明,托病未下科場。”

方鳳九不以為然的道:“為國選材,如何不選?本朝無褒揚神童的風氣,為何不從你我開始?太祖之法,如今朝廷還有多少在執行?若老夫為大宗師,必點其為案首!”

這句話一出,倒是在士林中激起很大的風浪。褒貶不一。這是文壇盟主的待遇。不管是支持或者反對者都承認,方鳳九這話很有大魄力。

正如名相王安石所言:天道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大周,確實到了需要改變一些規矩的時候了。士林中的有識之士,對此已經有些共識。

……

……

賈環對他自己的名聲傳遍大周的文化圈並沒有察覺。他現在還只是個小童生。蝸居在妙峰山腳下的書院讀書。消息並不通暢。當然,知道了,多半是一聲苦笑。名聲對賈環來說,累贅大於收益。這讓他面對名聲時,總是有些遊離的態度。

臘月十八日,龍江先生下帖子邀請賈環參加在香山腳下他的逸興山莊中舉辦的酒會。屆時,京城名士、名妓、富貴公子雲集。賈環推了這次聚會。

雍治九年臘月二十一日,欽天監選定吉日,官署封印,諸生散館。放年學。

賈環於二十五日啟程從聞道書院出發,前往香山腳下的逸興山莊拜會龍江先生,向他賠罪。另外,他準備回賈府一趟。裝下孝子賢孫,磕三個頭就閃人。他今年春節依舊不回賈府。順帶,他要將晴雯、如意接出來。

賈環坐車東行十裏,經龍泉鎮、臥牛鎮至香山腳下。寒冬臘月,田野荒蕪,道路兩旁的村落中有許多曬太陽的莊稼漢。逸興山莊中依舊是富貴奢華。

賈環抵達時正是上午十時左右,龍江先生高臥未起。管家徐四招待賈環在一處明廳中喝茶。徐四笑道:“賈副使十八日晚上不曾來。我家大爺,盼著賞析賈副使的佳作。”

賈環倒是很想裝下逼,“名聲如我於浮雲”,只是考慮他現在的年紀,這麽說就顯得太老氣橫秋。謙虛了幾句。和徐四轉而聊起經濟事務。這方面,他們倆有共同語言。

聊到中午,龍江先生依舊沉醉酣睡。賈環用了午飯,道:“徐管家,我去香山的棲霞觀遊玩一番。傍晚時必定會返回。”

徐四想想,倒也不會強留賈環,“也好。我回頭給我家大爺說一聲。”說了幾句客氣話,徐四派了馬車送賈環上山,前往皇家道觀:棲霞觀。

棲霞觀位於香山的一處山坳中。由於是皇家道觀,財力雄厚。有道路只通。馬車可以直抵棲霞觀門前。

冬季時分,山林愈發的清幽。道觀內外,景色極美。院中仙女修香火,不許閑人入看花。

然而,賈環坐的龍江先生府上的馬車。徑直入內。又花了些香火錢,委托一名女冠通知一聲。等了約盞茶的功夫後,有人領賈環到一處會客用的小廳中。

不多時,一名穿著淺白色素服,身姿婀娜,嬌媚動人的美人從廳後的屏風處轉出來,俏臉上帶著難以言喻的驚喜,“環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