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表字(第2/2頁)

……

鹹亨商行購買蜂窩煤的事情,在賈璉來過東莊鎮後,很快就得到解決。蜂窩煤到位後,設在距離東莊鎮10裏開外的磚窯便開始動工。招募工人200名。令東莊鎮內越發的興盛、繁華。

賈環並沒有去過問都弘、姚緯、柳逸塵等人細節問題。諸如磚窯建造技術,技術工人安排、銷售等等。他按部就班的在書院中學習。書院的改制啟動。

在鄉村、城市之中,並非說進入私塾就可以學習到四書五經的內容。初步只是蒙學。很多時候,學童需要私下裏再給先生送上一份厚禮,先生才會給學童單獨的講四書五經。

改制後的書院,依舊分為外舍、內舍、上舍。外舍不再教授八股技藝,專門教授完成啟蒙教育的童子四書。書院外舍通過考試,對外招生。學習進度分為: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個班。對應原來的甲乙丙丁班。

內舍弟子則是教授八股,繼續深入學習四書五經。五經,設成“選修課”,由各講郎自己設置課程、預定講堂。上舍弟子成為榮譽稱號,待遇不變。

書院的制度稍稍變化,已經顯示出活力。

賈環的經師駱講郎已經離開聞道書院前往東林黨的首善書院。他是跟著老牌進士何講郎學習《詩經》。何講郎的本經是《易經》。但他在《詩經》上也有所得。

賈環每旬日還會去信給順天巡撫、原山長張安博,請教學問,兼顧《春秋》的學習。時間就這麽緩緩的走過。

春光融融。三月初八上午巳時二刻,聞道書院明倫堂內人滿為患。場面莊重、安靜。書院第二任山長葉鴻雲為賈環在孔聖雕像前舉行冠禮,賜表字:子玉。

在冠禮中擔任贊者是公孫亮,幫助賈環整理衣冠等事宜。擔任有司三人:羅向陽,秦弘圖、易俊傑。觀禮者為聞道書院的先生、弟子們。禮畢,眾人都是改了對賈環的稱呼。

按古時周制,男子二十行冠禮。後來為十五至二十歲之間行冠禮。各地習俗不一。冠禮意味著成人。賈環今年十歲,按理說,行冠禮太早。然而,按照他在聞道書院、東莊鎮的地位,確實應該有表字了。

程朱理學集大成者朱熹說過:“冠禮是自家屋裏的私事,有甚難行?關了門,將巾冠與子弟戴,有甚難?”此後,冠禮就可以變得簡單易行。因而,賈環今天行冠禮也不算突兀。朱子都說了,這是自家屋裏的事情。

冠禮之後,葉鴻雲和賈環到西廂葉先生的住處說話。窗外,光陰在園林中流逝,春和景明。

書院的事情順心,葉鴻雲又恢復往日的溫和做派,在窗前茶幾處和賈環笑談,說了一會兒林舉人在福建的情況。賈環為表字的事情在去年冬季時早早的去信給業師林舉人。

林舉人回信給好友葉鴻雲詢問賈環的近況,而後再回信給賈環,取表字子玉。並委托好友葉鴻雲為賈環行冠禮。

賈環大致知道他這個表字的意思。“環”字的解釋是有孔的玉。子是男子的美稱、尊稱。比如:曹植,字子建;杜甫,字子美;蘇軾,字子瞻;袁枚,字子才。

葉鴻雲撚須道:“書院有今日之興盛,子玉功不可沒。但切不可為繁華迷失本心。鹹亨商行設立磚窯的事情,是你的主意吧?”

賈環點點頭,解釋道:“先生,我只和都弘他們談了一兩回,並沒有管這些事。”

葉鴻雲嗯了一聲,說道:“不管是對的。你要專心舉業。距離秋閨也不過五個月了。”又笑道:“我是沒有應過舉人試的,倒不好評判你的文章水平。你這個月月考考入上舍應當是沒有問題。”

他是以生貢的身份應進士試,然而沒有中。

賈環心裏微微一松,笑著給葉鴻雲倒茶,“謝先生勉勵。有這話,弟子心裏安定不少。”

葉鴻雲撚須而笑。和賈環聊起八股文章。

……

……

清明時節雨紛紛。賈蓉再一次從寧國府來到香山腳下,在棲霞觀中和秦可卿見面,“可卿,我已經決意從府裏搬出來。就住在山下府裏的莊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