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賈府眾生相(一)(第2/3頁)

五月初在東府裏,他雖說給母親逼著收回成命,但心裏沒再拿賈環當兒子看。他和那個孽子關系破裂。然而,值此之刻,國朝最年輕的舉人,是賈府的,是賈族的。他的親戚、朋友、同僚、上下級、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是他兒子。

他難道能說一句“我不是他老子”?

不管賈環是否不尊重他,拿他不當父親,和賈環斷絕父子關系這種話,現在就不要提了。賈府、所有和賈府有關的勢力、力量都不會允許他這麽做。

因為,一個十歲的舉人意味著錦繡前程,將來的宰輔,意味著權勢、富貴的保障。

賈政心裏悠悠的嘆口氣,他不知道該怎麽面對他這個庶子。

清客們只當政老爹在這當口表現的矜持、謙遜,其實心裏暗爽。因而賣力的恭維著,但他們哪裏知道政老爹心中抑郁、煩躁、尷尬。

……

……

賈環進來時,正好看到一眾清客換著花樣恭維賈政。對這樣的場景,賈環有些眼熟,和都市劇裏面的場景很像嘛!

賈環還沒來得及給賈政行禮,九名清客紛紛起身向賈環彎腰行禮,“我等見過賈世兄。”有個年老的清客很直接道:“見過小賈老爺。”賈環中了舉人,叫老爺是沒錯的。

賈環知道賈政的清客是怎麽回事。阿諛奉承的人居多。別人養的是幕僚、人才,用來做事。比如曾國藩曾文正公。而賈政養的是清客,用來清談。由此可見賈政的水平和本性。

賈環客氣的回了一禮:“見過諸位。”然後,再向賈政躬身行禮,“兒子見過父親。”

賈環要和賈政說話,書房中頓時安靜下來。清客、賈璉、管家等人都是安靜的看著。父與子,成為場中的焦點。

在見到賈環時,賈政在那麽一瞬間或許多少有點渴望:這個出色的兒子能跪下來,恭敬的叫他一聲父親。他心裏未必不能原諒他。只是看到賈環這個做派,就知道賈環在敷衍了事。

賈政頓時有點灰心,懶得罵他,神情淡淡的道:“免了。你如今回府,就安生住在家裏。你忙你的去吧。”

賈環原則是:能不跪就不跪,最終是不用跪。答道:“是,父親。我過兩日打算去江南遊學。今日和父親說一聲。”

賈政微微皺眉,才回府就要外出遊學?他本來想訓賈環幾句,話到嘴邊又縮回去。他這個兒子根本不怕他。訓也是白訓,指不定還要給反噴幾句。

他可是知道賈環罵族老賈代儒的話:敢問老先生是哪一年的皇榜?把賈代儒氣的跳腳又黯然神傷。當即,道:“嗯。”

賈政說完,發現和賈環無話可說,揮手道:“你去吧。府裏後面等著你的。”

賈環點點頭,便告退離開,準備進後宅內。

他回賈府,要做的事情,要算的賬,和賈政不相幹。賈政這個人,為人清廉孝順,但迂腐守舊,遲鈍糊塗。手腕、能力、才情都是下下之選。

因而,賈政在整部紅樓中顯得非常有缺失感。按照賈政在賈府裏的地位,實際上可以大有作為,但卻一事無成。還因為糊塗,造成一些不好的結果。

比如:幫忙起復賈雨村那個二五仔。賈雨村幫著賈赦奪了石呆子的扇子,後面抄賈府時,反戈一擊。政老爹這辦的叫什麽事?

比如:彩霞給王熙鳳強配給來旺兒子。趙姨娘求賈政了,他推脫了。倒不是說賈政樂於看到好的人兒被糟蹋。他大約是根本不知道緣由,懶得管俗務。但從彩霞、趙姨娘的角度,豈能無怨?泥菩薩啊。求都沒有反應。

如果簡單的將紅樓中的人分為好人、壞人。賈政大約算是個中性人。他不是賈赦、賈珍那樣的壞人。縱觀整部紅樓,賈政沒幹壞事,只幹糊塗事。黑材料是沒有的。

但賈政也不能算好人。縱觀整部紅樓,他同樣沒有做過好事。大約,唯一的閃光點是他對賈母的孝順。賈母叫他往東,他絕不往西。

這樣的人,不要說孺慕之情,賈環連親近他,都覺得有點困難。如果,賈府要算豬隊友的話。賈政是要算一個的。

因為,賈政在賈府的地位太重要,而他的糊塗,實際上,對賈府的衰落是要負責的。通俗點說:不作為,失職。

賈元春賈貴妃的父親啊!貴妃在皇帝後宮裏是地位?只比皇後的位置低。受寵的貴妃,如成化朝的萬貴妃,萬歷朝的鄭貴妃,那都是不虛皇後的存在。

賈政不說要像隋文帝楊堅那麽牛逼,改朝換代,至少保賈家兩府平安是不應該有問題的。結果……

賈府的結局,絕非高鶚續書的大團圓。而是第五回的紅樓夢曲收尾飛鳥各投林的描敘。裏面寫的很明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幹凈。

……

……

賈環腦海裏想著這些事,先離開賈政的書房。他和賈政的關系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