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余波、將離(第2/2頁)

見賈環進來,賈政沉吟著問道:“現在監生案結束了,你這幾日是不是不再跟著我去通政司?”

賈政聽舅兄王子騰說過,這次監生案裏大放異彩的那三期小報,是由何大學士、張安博搞出來的。他很清楚小報上的奏章字句,肯定是賈環帶出去的。

作為正五品的通政司右參議,他當時也上書要求嚴懲國子監監生。當然,他的奏章只是當時幾百份奏章中的一份,沒什麽影響力。

賈環此刻心情已經恢復大半,頭腦清醒。一聽賈政的問題就知道政老爹在想什麽。政老爹是想上進,要他幫忙參贊事務,不要過河拆橋。但通政司右參議是個閑職!而且政老爹的水平也只適合閑職。

賈環道:“父親,通政司於朝廷不可或缺,但本身卻沒有實權。父親每日照例和工部坐衙時一樣即可。該喝酒就喝酒。該清談就清談。而以我賈府的家世,估計也沒人找父親幫忙買賣消息。等過度一兩年,有合適的職位,兒子自會給父親謀劃。”

賈政仕途的下一步是等今年賈元春才選鳳藻宮後,皇帝欽點,升任外省的學政。這是正四品的職位。他到時候幫賈政謀一個好點的省份即可。

賈環說的有點直接,意思是叫賈政該幹嘛幹嘛。別管事,別折騰。到點後,他會幫忙謀劃。

賈政老臉有點掛不住,他這是給這個庶子鄙視了吧?忍不住怒道:“你說的什麽混賬話!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豈是屍位素餐之人?”

賈環心裏無語。你不是誰是啊?

賈政不滿的道:“你接下裏這段時間有什麽打算?跟著你的左副都禦史的老師奔走?”

張安博順利從風波中脫身,按理是要酬功的。他敢肯定賈環此次功勞不小。然而,天地君親師。“親”是排在“師”之前的。他很有點不滿賈環不管他這個父親,反倒是去給老師當幕僚的做派。

賈環道:“山長地位日漸穩固,並不需要我參謀。等監生案的手尾處理完,我打算在家裏閉門讀書。”心裏補了一句,順帶著賺錢。

不過,他在小報上將光祿寺的袁少卿罵成狗,回頭還要去找袁少卿辦事,這風險有點高。他不知道袁少卿知不知道小報是他搞的。

賈政臉色稍微好看了點,無奈的揮手道:“你去吧。”

……

……

雍治皇帝下了批示,五月十一日,軍機處將批復後的奏章轉給三法司。國子監監生案開始結案。順帶著首善書院關押在刑部的師生也陸續結案。

當天下午,監生放出50人,首善書院的士子放出有30人。只懲處國子監為首6人,首善書院為首10人的消息,迅速的傳遞到京城各處。再通過邸報傳向天下。

京城內城西,鹹宜坊,鄭國舅府中,鄭國舅正在偏廳中和一名中年人說話。

中年人道:“國舅大人,如今監生馬上就要放出來,那幾個莊子、店鋪就沒法了。所以……”中年人的聲音越來越小。

鄭國舅點點頭,臉上狠戾的神情一閃而過。

……

……

一輛馬車緩緩的停在榮國府北街。一名國字臉的英俊士子從馬車上下來。

約盞茶的功夫後,賈環從望月居的後院出來,到前廳中招待來訪的同年上官昶。

初夏的陽光落在庭院中,帶著絲絲的酷熱。

寒暄幾句後,賈環微笑著道:“子旭,今日為何而來?”

上官昶微微一笑,放下手裏的茶杯,道:“子玉這段時間並不參加大總裁的文會啊。所以不知道消息。我特意來通知子玉,方師過兩天準備返回金陵。我們這些弟子要準備禮物送一送方師。今科狀元許東崖也回來。文約和長文那裏就由你通知。”

雍治十年,北直隸鄉試解元是三十六歲的許軒。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在雍治十一年二月的春闈大比中,連中會元、狀元。行情迅速被看好。

方師就是天下文宗方望。錄取賈環為舉人的主考官。賈環和上官昶這些同年都是方望的門生。

賈環點點頭,有點好奇的道:“方師本為南京禮部尚書,此次沒有想法任職禮部尚書?”

對於文壇大宗師而言,一生做官做到禮部尚書,算是抵達人生的最高點。

上官昶就笑,“子玉應該去方師府上問方師。以方師對子玉的看重,應該會有答案。”方師對賈環的看中,天下皆知。數次文會,都在推薦賈環的詩詞。

賈環就笑著搖頭,琢磨下,問道:“倒是要請教子旭,不知道送方師什麽禮物比較合適?”

上官昶笑道:“當然是子玉的精品詩詞最好。哈哈。禮輕情意重。方師久在金陵,喜好字畫。”

賈環懂了,笑起來。聊了一會,客氣的送上官昶到門口。

約上午十點半許,陽光正烈。賈環心中對懸而不決,營救駱講郎的事情,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