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快意之句(第2/2頁)

賈環輕松的一笑:“沒事。我們繼續。”舉杯先和羅君子喝了一杯,“我靜候大師兄一抒心中快意的佳句。”

眾人都是笑起來。

公孫亮就笑:“幸好友若剛才提議。否則我可沒你的詩才。我心中此時所想,杜工部平生第一快詩: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好句子!”大家都是笑起來,同飲一杯。

語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被譽為詩聖杜甫所有詩中描寫心情愉快、人生快意的第一位。工整詩句中,彌漫著心中歡欣雀躍的情緒。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一句,用幾組名詞,地理、空間上的急劇變化,將這種歡快的情緒寫到極致。

而“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與大師兄的情況很貼近。書院的同學都知道,大師兄無意仕途,平生願意暢遊書海,探索至理。因而有“漫卷詩書喜欲狂”。很貼切。

至於妻子,大師兄今年20歲,在山長的支持下,已經與翰林院魏翰林的女兒訂婚。

公孫亮身邊坐著羅向陽,賈環。羅向陽笑道:“我想起去年我們秋遊,踏遍京西名山之時的暢快。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語出詩仙李太白的名篇《夢遊天姥吟留別》。

何幕僚點評道:“長文這一句也不錯。李太白寫景之中,有大格局。有登山的輕快之意。登山之後,令人眼前豁然開朗。適應於我們此時雨過天晴,撥雲見日的心境。”

大家都是暢快的大笑,再飲一杯。

接著是衛神童。衛陽笑道:“我這一句怕是要讓大家笑我。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語出李太白的詩篇《上李邕》。

廟堂之上,“所謂舉世奇才,放眼當今天下,三人而已!”,這個說法,賈環不知道。關於他的評價,從神童到雛鳳,再到衛陽心中的鯤鵬。他還是不知道。

但這並不妨礙他解析衛陽吟誦出來的句子,快意的一笑,道:“衛元皓心有壯志啊!”

何幕僚笑道:“這是神童能吟誦的勵志詩。”

眾人都是大笑。“扶搖直上九萬裏”這可不是壯志麽?而“丈夫未可輕年少”這一句,確實非常吻合衛陽的神童之名。

衛陽微微一笑,容顏俊美,並不解釋。他其實是在贊譽賈環。這幾句詩,句句都是他對賈環的看法。

山長入獄,賈環營救成功。這一場風波之後,賈環的名字只怕要抵達大學士這個層級。

九萬裏風鵬正舉!

他願追隨其後。

……

……

三元酒樓位於宣武門裏街,挨著皇城南的大時雍坊。而賈府居住的四時坊在城西。走一趟,步行約要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坐馬車則要快得多。

賈環和同學、張承劍、山長的幕僚們一起在三元酒樓喝酒時,賈府之中,賈母上房的正廳中,賈府內眷聚集。午後的陽光落在庭院中,帶著酷暑燥熱的氣息。

賈母、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媽、王熙鳳、李紈、寶、釵、黛、迎、探、惜等人都在。

賈母坐在主位上,安撫著薛姨媽,“姨媽不要擔心。外頭老爺已經派人去叫那個孽畜回來。他在酒樓裏吃酒。等他回來,姨媽看我怎麽教訓他。”

薛姨媽容顏憔悴,沉默的點點頭。

王夫人嘴角掠過一絲冷笑。

賈母冷哼一聲,扭頭去看身邊的大秘書鴛鴦。

鴛鴦乖巧的道:“老太太我去問問,看環三爺回了沒有。”說著話,出了正廳,半晌之後回來,一臉尷尬的道:“回老祖宗,老爺派了人去叫三爺。三爺說他在吃酒,晚點會自己回來。”

說實話,這句回話,鴛鴦心裏聽的是哭笑不得。三爺這是在作死啊。闔府上下都等著要一個解釋,你倒好,從大理寺出來後,竟然在外面喝酒。

鴛鴦心裏知道這事必定有緣故。然而,三爺現在是連面子功夫都不做了。

賈母一聽就冒火了,怒罵道:“豈有此理!鴛鴦,派人,立刻派人,去把他給我叫回來。”

片刻之後,一輛馬車從賈府出發,前往三元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