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誰主揚州(中)(第2/2頁)

片刻後,幾名主事的人走進客廳。為首的是身穿七品官服的沈知縣,約二十七八歲的年紀,白臉劍眉,臉色肅然,眼神從眾人身上掃過,最後落在衣著華麗的鄭文植身上。

鄭文植氣焰全無,訕笑著上前,“沈縣尊大駕光臨,這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呵,臉皮夠厚的。”

鄭文植這時才看到站在沈縣令身側的賈環,頓時瞪大眼睛。他剛想去帶人把賈環給綁來,然而,現在這什麽情況?賈環帶人到他家裏來綁他?

“帶走!”沈知縣冷漠的揮手,幾名衙役上前,把鄭文植給綁了,拖出去。剩余的狐朋狗友哭天搶地的給衙役們推著往外走。

另有一隊衙役前往鄭家的後院搜索瓊姐兒。

賈環則是打量鄭家的布置,確實是豪富之家,擺設、用度都是精品。鄭文植做的惡事,李師爺來的路上已經給他說了。

雍治八年秋,鄭文植在儀真縣準備販鹽前往漢口,因聽人說邱家的兒媳瓊姐兒貌美如花。偷偷的見過之後,指使手下的鹽丁滅了小鹽商邱家滿門十幾口,吞了邱家數千鹽引的窩本。將其收到屋中。

幼安兄給的黑材料,還是有實據的。這種典型的人渣,死不足惜!

……

……

廳中的人犯都被帶走之後,沈知縣帶著眾人到鄭家的正廳中稍坐,等待結果。

沈知縣微微傾斜著身體,對賈環道:“讓子玉看笑話了。我治下竟然有如此喪盡天良之徒。而我被縣中吏員蒙蔽,時至今日,才有借著城中的傳言,發現新的線索。”

賈環在人情世故上處的很圓潤,褒揚道:“明府公正嚴明,是江都百姓之福。”

賈環跟著沈知縣來鄭家“抄家”,當然不是無聊的特意到鄭文植面前裝逼。雖然,鄭文植抹黑他,將他逼得在分守道署衙裏住了四五天,他心裏很不滿。

但,以賈環的心性、手段,當然不會這麽膚淺。他本來是打算等到沙先生掌握鹽法大權之後,將與鄭文植的舊賬、新帳一起算。那時,要炮制鄭家有很多種方法。

賈環今天過來,主要是作為沈知縣和沙勝之間的橋梁。

有兩層意思,其一,賈環在江南士林中的影響力。他的座師是方望。這是沈知縣所需要的。其二,沈知縣需要沙大參在官面上的支持。查抄大鹽商的家,哪怕只是不打招呼的闖進去帶走幾個人,這也是一件大事。

沈知縣就笑起來。

……

……

十月初,江都縣正堂沈縣令闖入揚州大鹽商鄭元鑒家中,將鄭文植與其小妾瓊姐兒帶到縣衙審問。雍治八年的滅門慘案浮出水面。

這在揚州城中激起軒然大波。有叫好之聲,也有咒罵之聲。鄭元鑒是揚州鹽商之中晉商的頭面人物。

在這一片風波之中,劉巡按禦史關於揚州鹽法改革的奏章發出抵達京城。十月六日,朝廷的公文抵達揚州:裁撤揚州巡鹽禦史,令淮揚分巡道李康適整飭鹽法,準許試行鹽法總商制。

揚州城中的官員、縉紳、鹽商們一片嘩然。都以為是沙大參會拿到整飭鹽法的權力啊!

情況是明擺著的。

兩淮鹽運司的楊運使彈劾淮揚分守道的沙大參。但是,在沙大參的奏章公開之後,楊運使不可能反對裁撤揚州巡鹽禦史。

而城中所謂的“滿城風雨,士民驚疑”的土壤早不存在——謠言已經被賈環撲滅了。來調查地方上對鹽法總商制的看法的劉禦史如實上報。如此一來,難道不應該是有首倡鹽法改革的沙大參來掌握整飭鹽法的權力?

結果,卻是李巡道成了揚州官場上的旗幟。

同時,還有一則小道消息在揚州的官場中流傳,沈縣令的老師和李巡道是同鄉。

揚州城中正在猛烈抨擊沈縣令的聲音在一夜之間,突然變小了許多。原因不問可知。

揚州城外,碼頭的一處酒樓之中,揚州知府江府尊排出出行的排場,大轎,旗牌,左右衙役等。日頭漸漸的偏中。上午的陽光在江面上漂浮。

江府尊穿著官服在酒樓之中,與衛師爺閑談,嘆道:“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啊。”

衛師爺笑一笑,“廟堂諸公這稀泥和的!對沙大參不公啊。簡直是打臉。”

江府尊哂笑一聲,“官場上不公的時候多著。誰讓沙大參在中樞無人?我回頭還有去拜訪李巡道。”

正說話間,一名衙役進來道:“大老爺,劉直指來了。”

江府尊抖抖官服,“走吧!”

揚州的權力格局定下來,劉巡按也要離開揚州。避免被禦史同行們彈劾迷戀揚州城中的富貴、溫柔。今日揚州官場在東關碼頭給劉巡按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