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淮南大水(第2/2頁)

林千薇給金媽媽嘮叨了一頓,心情好了些,輕笑道:“金媽媽,你別光顧著說他的壞話啊。小心他讓禮部把你這曉夢閣給封了。禮部方尚書是他的座師。”

禮部管著教坊司。而秦淮河上的青樓,最大的都是教坊司的產業。

金媽媽沒好氣的道:“老娘可不吃這一套。他要是敢封我的曉夢閣。我就天天去和你鬧。我不能白陪一個女兒給他吧?”她這個女兒主意拿得穩。但凡肯聽她的勸,也不會在最當紅的年紀退出。名妓這個行業,二十一二歲才開始考慮退出、嫁人。

林千薇咯咯嬌笑。

金媽媽又道:“你今天回來是打算幹什麽?”

林千薇道:“閑的慌,過來幫媽媽教授小姑娘唱曲。”

……

……

三天的時間飛快而去。七月二十七日,賈環自揚州回金陵時,和安街的家中,黛玉、裴姨娘、晴雯、如意、紫鵑、襲人幾人中午時圍坐在吃飯,氣氛微微有些沉悶。

黛玉用筷子吃著米飯,蹙著眉頭,細聲道:“三哥哥去了快要十來天了吧?”

隔壁桌子上吃飯的晴雯點頭,應聲道:“嗯。就讓錢槐回來拿了一回衣裳。”語氣裏透著濃濃的擔心。

裴姨娘看看,寬慰道:“你們別擔心。揚州的沙巡撫派人請三爺去,他是幕僚、智囊,不會有什麽危險。”

午飯很快就散了。裴姨娘回到屋子裏,在屋中大開畫卷,欣賞著賈環前不久給她畫的素描畫。分毫不差。

想著他十二歲的年紀,就參與到這些大事中去。如此英才,殊為難得。可惜啊,已經和薛家的女兒訂婚。要不是知道他是念舊情的性格,她都想當一回惡人,為玉兒爭取下。

“唉……”裴姨娘失笑著搖頭。又想起隔壁的林千薇。她倒是好眼力啊!

……

……

甄家。

自揚州而來的鹽商鄭元鑒正和甄禮說著話,靜室之中,別無他人。“甄大爺,淮南洪水,鹽場盡毀,今年的私鹽利潤必須要將五成,否則將我剮了,我也拿不出來。”

甄禮皺著眉頭,沉著臉,道:“就一點辦法都沒有?”甄家在私鹽上分一杯羹,約有數十萬兩白銀。但這銀子是通過大姑娘供奉給太子的用度。甄家即便面臨著虧空的壓力,也沒有動這筆銀子。

鄭元鑒堅決的道:“沒有。”又叫苦,“我的大爺,鹽場都毀了,即便我能組織人運鹽,哪裏有鹽可以運啊?”

甄禮似笑非笑的看了鄭元鑒一眼,“希望鄭員外你不要騙我啊。”甄家現在沒落了。鄭鹽商這樣說,情況的真假他不好判斷。但,未必沒有趁機擺脫甄家的意思。

鄭元鑒賭咒道:“甄大爺,我要是有一句假話,我全家不得好死。”

甄禮沉吟了會,點點頭。

一刻鐘後,鄭元鑒帶著隨從從甄家出來,坐到馬車中後,臉上頓時露出冷笑。小兒輩,你還嫩了點。

“繞一圈,再去陳家。”

……

……

陳子真每天的日常工作除了幫襯父親忙前忙後的處理事務外,還需要管理陳家的外事。他的弟弟能力都有限,銀錢的事情,還是要他掌總。最近淮南發洪水,父親時常要去南京六部衙門議事。他越發的忙起來。

七月底的上午,陳子真起床後,在前院裏一邊吃早飯一邊聽管家匯報情況。

“米價漲到了一兩銀子一石?”

“是的,大爺。這是米業行會同行們一起商議的價格。我們陳家樂善好施,米行也是最大,但也不能得罪大部分同行。”

陳子真想了想,“行。我知道了。金陵簡報那邊你盯一下。米價上漲他們肯定會報到。他們就整天喜歡關注這些家長裏短的事情。必要的時候,你去國子監走一趟。”

管家會意的點點頭,“嗯。大爺放心,不會有損我們陳家的聲譽的報道出現。”

陳子真感慨的笑了笑,“子志,子澤都像劉伯你這樣辦事得力,我每天要輕省許多啊。”

……

……

七月二十九日下午,賈環風塵仆仆的趕回金陵,在家裏還沒喘口氣,晚上時分,給衛弘派人叫到衛府中。

已經是深夜時分,巷子中有狗叫的聲音傳來。月色蒙蒙。衛府前的街道靜悄悄的。賈環從側門進了衛府中。

戶部尚書衛弘已經等在內書房中。人老了,睡下就不想起來。他因而一直等著賈環。見賈環進來,微笑著道:“子玉一路辛苦了。但是有件事,我不得不和子玉商量。”

賈環苦笑一聲,疲倦的坐在椅子上,道:“衛司徒客氣了。”

衛弘道:“朝廷命令從南京的糧庫中調撥糧食前往淮南賑濟災民。但糧庫之中的糧食早就被以舊換新,以次充好,我讓人去看過了,根本就不能吃。運到淮南也不能解決問題。我已經密折上奏給天子。唯今之際,只有讓大商家捐輸銀子,購買糧食運往淮南地區。但是,昨天金陵城內的米價已經漲到了一兩二錢銀子一兩。翻了一倍。簡直混賬至極。發國難豺。米價背後,是陳家在操控。我下午和陳高郎談過,他推的幹幹凈凈。我想要問問子玉,敢不敢在金陵簡報上將這件事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