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不眠之夜(第2/2頁)

他當然有理由高興。勝利只在指掌之間。將金陵的糧價打壓下來之後,南京戶部立即可以源源不斷的對淮南災區供應糧食。屆時,他有功無過。

他有能力賑災,自然不用背負倒賣糧庫案的領導責任。天子與朝堂諸公又不昏庸。

至於,購買糧食的銀子由戶部賬面上的銀子以及揚州鹽商、各地大族、富戶的捐贈。糧價被壓下來之後,銀子的購買力大增。

賈環臉色有些疲倦,笑一笑,道:“衛司徒放心,糧船這裏不會有問題。”狗急跳墻。有些事情,當然要提防著。操縱糧價的權貴連人都可以殺,何況燒船這種事?他向來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敵人。

衛弘笑著點頭,“我信得過你。”又推心置腹的道:“剛才在家中戶部伍侍郎私下裏來見我,希望我高擡貴手,放他們一馬!但是,我怎麽可能答應他?”

這是真正的求饒了。然而,陳高郎是怎麽對他的?翻臉無情。他已經上書自辯,同時給劉大學士去信,說明金陵這邊的情況。

賈環一聽就懂。所謂的利益圈子,在受到最直接的威脅時,並非鐵板一塊。這畢竟只是商業利益而已。嘴角掠過一絲譏諷的微笑,堅定的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衛弘笑道:“子玉高才,出口成章。”又道:“這幾日城內傳言,我在家中氣的暴跳如雷。那怎麽可能?緩兵之計而已。我看,現在,陳尚書在家中怕是睡不著吧?”

何師爺、何元龍、紀鳴都是歡快的笑起來。睡不著是應該的。

陳高郎的緩兵之計是要戶部以一兩2錢銀子一石米的價格出售大米,好讓陳家米行可以將囤積的糧食賣掉回本。但是,他在得知戶部的糧船中沒有糧食時,就悍然的撕毀約定,攻訐衛弘。

衛弘的緩兵之計是要糧船裏的糧食撐到賈環帶著第二批糧食前來,一戰定勝負。

現在就是定勝負的時刻了。

手裏有糧,心裏不慌。以大堂作為臨時的指揮所內,氣氛愉快。賈環笑了笑。就著茶水吃了塊點心。

陳高郎睡不著的原因不是因為心疼陳家的那點米價虧損。一個正二品的大員眼皮子不會那麽淺。而是,因為衛弘如果救災成功,必定會高升。

衛弘是正二品的南京戶部尚書,再往上升就是京城裏的六部尚書、軍機處裏的大學士。以陳高郎和衛弘惡劣的關系,給一個朝堂大佬惦記著,試問他睡得著嗎?

然而,衛尚書的勝利,不是賈環的勝利。這還不是他想要的。

他的復仇不是以陳家虧損幾千兩銀子或者幾萬兩銀子為終結。他想要的是,幹掉陳家!

……

……

九月十六日的夜晚風高浪急。位於金陵城外外金川門碼頭處的糧食倉庫一度被點燃。濃煙滾滾,城中可見。但,在賈環的調度下,滅掉了火頭,保住了糧食。

九月十七日,金陵糧價六錢銀子一石。

九月十八日,金陵糧價六錢銀子一石。

九月十九日,金陵糧價六錢銀子一石。

九月二十日,江南第一批秋糧入市。金陵城外十裏、二十裏繁華的集市中到處是駕著自家小船來賣糧食的農民。頗有點類似於葉聖陶先生在《多收了三五鬥》裏描述的畫面:帶著氈帽的朋友,飄浮著菜葉、白沫的河道,撐著竹篙,載著糧食的小船……

秋糧入市,金陵八大米行再也撐不住,全面降價銷售,平倉止損。米價恢復為六錢銀子一石。金陵糧市大局底定。

自七月底淮南大水,開始炒高糧價的金陵糧商虧損嚴重。甚至實力較弱的米行都不敢大肆的收購新糧。以至於今年的糧價都微微有些下跌。

不過,戶部按照往年的行情盡情的收購金陵市面上的糧食,組織起來,源源不斷的送往淮南。金陵的第一艘糧船抵達淮南已經是初冬時節。此時,自湖廣而來的一批糧食,也已經抵達太平府。

金陵城中發行的幾家報紙紛紛發出頭條社論,認為糧價高漲的局面已經過去。而在金陵城中某些府邸之中,又有多少人,多少商戶在跳腳罵娘?

秦淮河上就曾傳聞,陳家大少爺就憤怒的鞭撻死了一名侍女。鄭國公鄧鴻打了一些軍士的軍棍。戶部侍郎伍藏稱病不出,戶部大權盡管衛司徒。

在雍治十二年九月的下旬,金陵城中不少人的心情很抑郁。

但這就是結束了嗎?

九月二十六日,奉命前來審查戶部糧食案的朝廷欽差抵達揚州府,先導官已經到了金陵。兩日後,欽差大人即將抵達金陵城。

倒賣糧食案傷不到侍郎、尚書這個級別,下面的人可就不好說了。以當今天子的性情……金陵官場惴惴不安的打聽著欽差的姓名、籍貫、愛好,好做安排。

不免貴,國姓寧,名儒,字偉長。號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