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將要離去。(第2/2頁)

賈環並不解釋,道:“你們配合好他。若是陽奉陰違,想必城外賴家負責的莊子還差些人。”

這話說的下首的十幾名管家管事頓時鴉雀無聲。然後整齊的躬身行禮,齊聲道:“是,三爺!”

三爺本來權威就重。在他“幹掉”陳家之後,在賈家中,至少在金陵這裏絕對是一言九鼎。

當然,賈家的子弟、奴仆現在在金陵中辦事,確實感受到三爺“虎威”帶來的便利。

施羽二十多歲的年紀,身材高大,相貌平平。做事非常有章法,這時躬身向管家管事們行禮,“小子初到乍到,事情辦得不周詳的地方,請您諸位看在三爺的面子上多擔當。”

這番話說的很漂亮。

賈環微微點頭。施羽、白師爺是他在金陵、在對頭們倒下後網羅的人才。

早在一個月前施羽就前來向他毛遂自薦。當時,這個青年有一句話打動了他,“賈老爺,既然要換東家,為什麽不換一個更強大、更有前途的東家呢?戶部平抑糧價,那一系列的手法背後必定有高人。我願意追隨在賈老爺身邊學習。”

……

……

處理好賈家的事情,中午時分,賈環帶著隨從前往衛府參加午宴。門前車水馬龍。前來拜見的人群的馬車將巷子都堵住。衛府派出下人在巷子中維護著秩序。

幸好,賈環是坐船過來。輕便的很。不至於被堵住。

衛府門前這幅場景禁不住讓賈環想起一年前八月份他抵達金陵,替衛康、衛陽送家書給衛弘時的場景:清冷的秋日時光中,桂子飄香。訪客寥寥。

衛家的門房自是認識賈環,派人將賈環引進去,隨從另有地方招待。賈環在一處靜室之中略坐了一會,衛兼便進來陪客。

衛兼是衛弘的嫡次子,三十多歲的年紀,穿著魚白色的士子衫,木訥的神情在見到賈環後露出微笑。他在華亭與賈環合作過,知道這個在金陵官場中近乎猛獸,令人敬畏的少年其實私下裏很隨和,拱手見禮道:“見過賈孝廉。家父與新任的吏部吳尚書相識,正在閑談,等會便過來。”

賈環微笑著點頭,道:“衛兄客氣。”新的金陵知府、吏部尚書、戶部尚書、數名侍郎都在近日在金陵上任。

閑談了片刻。衛弘一身淺灰色的便服從門外走進來,高興的揚聲道:“子玉你總算是想起到我這裏來道別了。”衛弘五十八歲的年紀,略顯老態,身形微微有些胖。

賈環起身道:“事務繁雜,望衛尚書勿怪。”

衛弘笑著做個手勢,示意賈環坐下,不必拘禮。他坐到居中的梨花木椅上,吩咐道:“兼兒,你吩咐廚房送些酒菜過來,我中午與子玉痛飲。”

衛兼愣了下,答應著退出去。

賈環心中一動。衛弘這是給了他很高的禮遇。和正二品尚書一起吃飯,在他不是衛弘的弟子的情況下這是非常親近的表現。

衛弘坦然的笑著道:“子玉不必拘禮。我與陳高郎的較量還沒有開始,就被子玉終結。我要領子玉一個人情啊。戶部惠尚書年前就會致仕。我大約要等到年後交接完成才會去京城。”

以衛弘的眼光、水準,自然不會對賈環說,早知道你姐姐那麽厲害……這種話。金陵的這場權力博弈能取的如此大的勝利,根本原因還在於他聽從賈環的建議,穩定了金陵糧價,組織運糧支援淮南災區這個功勞。

賈環謙遜的道:“恭喜衛尚書。”

衛弘哈哈一笑,再道:“敘功的文書我已經上報朝廷。預估能讓你日後官加一級。子玉此去京城春闈大比,一定要取中皇榜,方才能不負所學,不負平生。”

以賈環的年紀,只要在雍治十三年甲寅年中了,必定前途無量。額外還要加上賈貴妃的支持。以他和賈環共事這段的交情,再加上孫兒衛陽的同窗之誼,衛家亦可受益。

賈環笑著點點頭,“我會的。”戶部這份功勞,在他考取進士後授官時會兌現。

正好酒菜送上來,衛弘和賈環笑著聊起京城官場的趣聞。他前不久剛收到長子衛康的家信。裏面就包括,對賈妃晉升貴妃的推斷。

中午的陽光和熙,柔和的落在靜室外的梅花上。

賈環和衛尚書談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