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秦淮水榭花開早(中)(第2/3頁)

這來是給賈環送行的士子。不僅有金陵本地的士子,國子監中的一些監生也前來送行。還有一些權貴子弟。

賈環的年齡決定了,他的離去,不可能有長輩來送行。但金陵官場新任的尚書、侍郎、堂官、親民官們都表達了“善意”。或是派出身邊自家的子弟,或是派出心腹幕僚。

也有幾名並不顧忌“拍馬屁”名聲,讀書人出身的佐貳官親自前來碼頭送行。

賈環,在官場之上,首先是賈皇妃的弟弟的身份。這份權勢,足以讓趨炎附勢。

賈環、張承劍、紀鳴等人抵達後。黛玉等人先行上船。馬車上的行李亦由賈家的奴仆往船上搬運。賈環則是在中散先生的介紹下,和來送行的士子、文士、子弟們一一見面,敘禮。

“這是吏部吳尚書的二公子……”

“這是戶部何侍郎的長公子……”

“這是吏部魏侍郎的師爺……”

中散先生一一介紹,賈環一一回禮,謙遜的與各人各自閑聊幾句,接受眾人贈予離別的祝福語以及對來年春闈金榜題名的提前祝賀。

龍江先生寧儒、衛兼、王仁(王熙鳳的哥哥)、蕭幼安、李良吉、丁昂、高監生、唐信然、樂監生、張推官、張員外、吳典籍等賈環的老熟人都在。

田師爺早早的在碼頭上準備了酒菜。

此處的送別,以龍江先生的身份、地位最高。

龍江先生穿著精美的玉色長衫,頭戴唐巾,身姿修長,自有一股風流倜儻的名士氣質,從隨從捧著的鋪著紅綢的托盤中拿起酒杯,代表眾人敬賈環,道:“祝願子玉此去一路順風,鵬程萬裏。”

賈環亦是從隨從處拿過一杯酒,仰著脖子一口飲了,道:“謝寧前輩吉言。”

眾多送行的人們都飲了酒。

江風蕭瑟,冬日融融。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賈環向眾人行禮,“謝諸君相送。山高路遠,他日相逢於京師,在下再煮酒以待。”

白師爺跟在賈環身邊,他也要前往京城。

就在這時,長江江面上駛來數艘畫舫,歌聲、樂器聲清晰的傳來。唱的正是賈環的名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畫舫船頭,有小廝豎起彩旗:紫竹館袁靜香姑娘送別賈先生。

一曲畢,隔壁畫舫中歌聲再起。又是賈環的一首名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這一次是雲煙院的名妓劉如煙。

繼而又有天香院的名妓唱起賈環在江南期間的詩作:寫莫愁湖的詩詞“欲將西湖莫愁比”一首。“青衫少年無人識”一首。

又有曉夢閣的花魁冰婉唱詞。是賈環寫給林千薇的那首精品美人詞:漁家傲·雪裏已知春信至。其中有名句如:造化可能偏有意,此花不與群花比。

如此盛況,金陵有多年未見。岸上的名士、文人、監生都是驚嘆,議論紛紛。整個秦淮河上有名氣的花魁都來了。

中散先生撚須笑道:“子玉來金陵之後,一鳴驚人。江南各處傳唱賈詞。一如柳三變、杜牧之、唐伯虎。國朝定鼎百五十年,還沒如此才華橫溢的人物。明朝楊慎有詩曰:簪花擁妓神仙骨,縱酒狂歌宰相才。不算貼切,亦可道盡一二之意。”

蕭幼安、李良吉、丁昂等士林精英都贊同地笑道:“中散先生說的極是!”

賈環對著江中的畫舫拱手一禮,朗聲吟誦道:“不是尊前愛惜身,佯狂難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謝諸位花魁娘子相送。”

話音剛落,碼頭上的士子頓時響起叫好、喝彩之聲。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真是寫盡風流。頗有唐朝詩人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的風範。

寧儒肆意的大笑道:“好句子。不愧是子玉賢弟的作品。真名士自風流。”

畫舫上的唱曲之聲,停歇下來。

賈環正欲上船,就在這時,江面上飄過來一葉輕舟,船頭站著一位穿著湖藍色長襖的女子。高挑、明麗。歌聲自船頭飄出來。清亮如幽泉迸出,婉轉如黃鶯嬌啼。

碼頭上的讀書人們頓時都有一種“如聞仙樂耳暫鳴”感覺。不是之前的名妓美人們唱的不好,而是來的佳人唱的太好。很明顯,技壓一籌。

賈環苦笑一聲,來送行的是薇薇。他早上並未去和她當面道別,以免徒增傷感。相見時難別亦難啊!只派了晴雯送了一封親筆信過去。她還是來了。

歌聲遙遙的傳來,“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賈生,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只願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

正是那日他教給她的《女兒情》。大體一樣,她做了一些修改,更適合此時流行的唱法。

歌詞纏綿悱惻。真情流露。如飛蛾撲火一般熾烈的情意傾瀉在歌聲中。這就是她。也只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