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殿試(四)(第2/3頁)

河北士子的圈中,與賈環有交情的朱鴻飛,羨慕的看著賈環那邊的熱鬧、風光,眼中羨慕。大丈夫,誰不想揚名立萬?

福建士子那邊,翁宗道和有人都看過來。昨天淩晨讀卷的情況早就傳遍。翁宗道與賈環的競爭關系很明顯。

有人曬笑道:“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呢。有些人就急不可耐的慶祝起來?”

翁宗道謙和的道:“誒,魏兄,不要這麽說,都是同年。”心裏輕輕的嘆口氣,看向皇城中。第一啊!賈兄固然出色,他的才華又何嘗差呢?

……

……

長安左門,眾士子相互交際時,文華殿裏,雍治天子高居在寶座中,看著進殿來的十四名讀卷官。

眾人拜見天子後,領班軍機大臣謝旋上前,在禦前的木案上拿起一份還糊名的卷子,開始讀卷。

到這會兒,糊名的卷子和沒糊名的卷子並有多大的區別,一眾讀卷官們都是心知肚明。

京城裏都傳遍的事情,以國朝錦衣衛的活躍,讀卷官們擬定的前十名的名單,雍治皇帝自是知道的清清楚楚。這份卷子便是賈妃的弟弟賈環的。

在雍治皇帝的印象中,賈環的標簽,首先是賈元春的弟弟,然後才是別的。

謝大學士抑揚頓挫的讀著兩三千字的試卷。雍治皇帝並沒有急著表態。身為天子,已經禦極十三年的天子,他知道怎麽樣才能貫徹自己的意志。

謝大學士讀完賈環的卷子,就退下。然後,建極殿大學士何朔上前,依舊是從禦前的木案上,取排在第二的試卷,當眾讀卷。這是翁宗道的卷子。

接下來,再便是劉大學士讀第三名周慎行的卷子。至此,整個天子在殿試裏遴選三甲的過場便是走完。

但是,何大學士在讀完翁宗道的卷子後,並沒有立即退下,而是向雍治皇帝奏道:“臣以為,此卷比方才那一份卷子更佳,所用之策更符合朝廷的實際情況。奏請陛下聖裁。”

雖然,謝大學士昨天淩晨在東閣裏“耍流氓”,動用領班軍機大臣的權威,強壓著出了這樣一個前十的排名,但是,你得承認,他確實有資格“耍流氓”。這是規則所允許的。

而此時,何大學士竟然在文華殿裏“耍流氓”,公認的推翻之前的結論——名義上是所有讀卷官共同確認的排序結果,那麽,這是壞了規矩。

當然,我們依舊得承認,“次輔”有資格在文華殿上“耍流氓”。何大學士就排在第二讀卷,難道你能讓他不說話?

當即就有人出列,表示異議,對天子奏道:“何朔反復無常,大言不慚,策問如何是國策?禦前欺君。理當論罪。”說話的是刑部尚書華墨。他是謝大學士一系。

大理寺卿趙鴻雲亦出列奏道:“何朔心有私利,言辭詭辯,偷換概念。罔顧大局。臣以為理應逐出殿試。”他也是謝大學士一系。

武英殿大學士韓潤看不過眼,出列道:“何高遠不過是呈述已見,西域之策,非殿試而決也。今日理當先為國選材,再論其他。我以為首卷為優。”

韓大學士雖然是幫何大學士說話,但還是亮明觀點支持賈環。國朝要收服西域,當用賈環之策。用其策略,卻不點狀元,這不是讓後輩恥笑他們這些宰輔都是有眼無珠之人?

又有兩三人出列,贊同韓潤的觀點,其中包括話語權很重的吏部天官宋溥。

文華殿內,形勢近乎一邊倒。看似賈環占優,但與賈環有舊的戶部尚書衛弘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賈環當這個風口上的狀元,絕不是什麽好事。因為會試舞弊之事,雖然賈環最終會沒事,但在法理上,賈環身上還背著嫌疑,這個狀元注定會受到輿論的攻擊。名聲上不好聽。

其次,因金陵戶部糧案,他親自為賈環報功,敘功要官加一級。若為狀元,入翰林院,授從六品翰林修撰,官加一級,則為正六品的詞臣。

這應該給什麽官職?翰林侍講、翰林侍讀。翰林院最高的職位也不過是正五品的掌院學士。還差一級就可以進位侍講學士,就是如今讀卷官蔡宜的位置。這讓翰林院內的詞臣們怎麽想?

再者,十三歲不到的正六品詞臣,日後會走到什麽位置?熬資歷,都能熬出一個侍郎、尚書來。這基本可以套用前明的權臣首輔模板了。天子心中會怎麽想?

謝大學士,還是沒安好心啊。這是捧殺!

站在隊伍最末尾的許澄依舊是沉默著,但心中微微有些沉重。他同樣看得出來,賈環當這個狀元,沒什麽好處。

當今天子英明神武,不可能不防外戚坐大。心中定是傾向於不點賈環為狀元。

第一,如今的形勢,大半的重臣都贊成,如果天子聖心獨斷,滿朝上下都會知道天子要壓賈環。賈環日後的日子不好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