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高手之高高手(第2/2頁)

眾所周知,三鼎甲第三名為探花。另外,探花還有一重意思:在名妓中受到追捧,與名妓詩詞唱和的風流才子,可謂之:探花。

當然,夠這個資格的人很少,柳永,可以算一個。杜牧要是不當官,也可以算一個。

本朝的賈環,確實也可以算一個。他的精品美人詞,天下聞名。名妓追捧,願意倒貼而不得,他年紀太小了。自江南流傳而來的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見”,不知多少女子聞之淚流。

雍治皇帝微微一愣,看著他新任的戶部尚書。這個理由很……新穎啊!賈環的詩詞,他的後妃之中,有不少喜愛的。他的文學素養很高,能詩能畫,自是也讀過。賈詞確實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在一眾大臣還有發愣的時候,何大學士對衛弘的意圖心領神會,當即出列,奏道:“臣附議。昔日唐玄宗賜李太白以金牌,周(宋)仁宗令柳屯田(柳永)奉旨填詞,何如陛下賜賈環以探花?此舉定是千古佳話。”

何大學士一句“千古佳話”,滿殿的大臣們頓時都反應過來:衛子衡(衛弘)果然能幹。不愧是能從地方進京的封疆大吏。

這切入點,絕對是撓到了天子的癢處!高手啊!

因為翁宗道一事,劉飛白對何大學士投桃報李,出列道:“臣附議。”

排名第四的大學士韓潤亦出列,笑著道:“臣附議。賈環年紀尚有,不若讓他跟著方宗師去修書好了,亦不算朝廷浪費人才。”

當此之時,四個大學士,有三個大學士出言贊同。而首揆謝大學士,剛剛還把賈環誇成花,要推他做狀元,這時難道還能改口罵賈環不成?

這樣的情況,賈環中探花,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軍機處全體贊同啊!謝大學士不反對,和贊同有什麽區別?

這時,宋天官也站出來,“臣以為此為美事。臣請聖裁。”

剩下的讀卷官們都是齊齊的躬身,朗聲道:“臣等請聖裁。”

雍治皇帝哈哈一笑,愉快的道:“準卿等所奏。”

……

……

見天子確定下來,衛弘心裏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他能幫賈環的就是這麽多了。

保住三鼎甲的名次。名次再低,賈環的前途就沒那麽光明了。今科不館選庶吉士啊。不過,當今天子在位之時,賈環恐怕都得低調做人。

……

……

許澄心中亦松了口氣。如果,這樣有才華的少年隕落,總是很令人唏噓的。好在形勢給衛尚書拉回來。不過,自此之後,衛尚書在朝堂的影響力將會大增!

當然,戶部尚書本來就是排在吏部尚書之後。

出現這樣反轉的結果,邏輯是非常清晰的:當今天子好名!

特別是近年來,表現的愈發明顯,對宰輔大臣的懲罰,都是以罷官為主,以免有刻薄寡恩之議。和早期禦極之時,殺得人頭滾滾,大相徑庭。

另有:修書之事。滿朝文武,只要是明眼人,都是心知肚明。當然,揣摩上意是死罪,沒有人會公開談論。你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

而何大學士的話也說的好,將衛弘未盡之意都說透。

第一,李太白,柳三變都是有詩詞文名的人,但是都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蹉跎一生。當然,詩詞和治事是兩回事。不受重用很正常。

何大學士這樣對天子上奏,其實是對天子表明:臣等已經明白聖意:不允許出現權臣。那麽,就放賈環做個詩人吧!給他一個探花的名義,多好聽?比前朝那兩位皇帝的做法,好聽多了。

韓大學士,說讓賈環去修書,補充的恰到好處。很多翰林,都是一輩子的老翰林。特別是去修書的。修書成功,論功行賞的,那都是主編、總裁、副總裁等人。而不是底下幹活的翰林。

慢慢熬吧你。

第二,天子既然知道他的意志已經傳遞下去,那麽,賞賜賈環一個探花,有何不可?探花,可沒有狀元那樣具有象征意義。事實上,天子本來的想法,就是不點狀元而已。至於,賈環是不是三鼎甲,天子未必在意。

滿殿大臣都是如此湊趣,天子當然是順水推舟,定一樁千古佳話。

……

……

當即,文華殿中的名次定下來。謝大學士就命人出去放榜。朝議至此就結束,不過剛才韓大學士提起方望的事情,廟堂諸公沒有散去,還要繼續商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