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文章之爭(第2/2頁)

方望微笑著撚須,贊同的點頭,道:“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明朝前後七子提倡古文運動,打破館閣體的制約。國朝的文壇,延續的是晚明的文風。但是,自由過了頭,沒有天才橫溢的人物,寫不出唐周(宋)時期的好文章。

因而,國朝翰苑文風再起,要求用典、雅致、精煉、流暢。確實出了不少精品文章。這幾十年的代表者,就是他的對頭,前禮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彭仕鄂。

而作為國朝的文壇宗師,他提倡的是:自由、敘趣、言情。古文運動是沒有錯的。關鍵不在於模仿古人,而在於“文為心聲”,要寫出自己的感情來。

白話文,比他的觀點,更加的激進。但,他作為文壇宗師,願意看到一種新的文風運行。或者,這是未來文章的方向也未可知。

方望這是引用杜甫的詩句,嘲笑傅伯龍、彭仕鄂等人。當年初唐四傑的詩體,改革兩漢以來的賦、古風、長體,改為絕句。多少人嘲笑?但是,現在人呢?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這和現在有人在維護古文,一口拒絕白話,是何等的相似?不得不說,方宗師確實是個性情中人。他並不是贊同寫白話文。而是在大儒的指責和弟子的觀點之間,他鼎力支持自己的弟子。

賈環笑道:“先生所言極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語言特色。去蕪存菁,留下來的,就是合理的。正所謂:文章體制本天生,只讓通才有性情。模周(宋)規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須爭。”

賈環並不願意參與、或者挑起文言文和白話文的爭端。他並沒有興趣來一次消弱版的新文化運動。存在即合理。吵來吵去有什麽用?報紙,自然的會將白話文推廣開。

方望聽的立時酣暢的大笑,道:“哈哈,子玉,好詩。再念一遍,我寫下來。”說著話,提起筆來,將賈環這首詩錄下來。

模周(宋)規唐並非一定是對的,或者錯的。用什麽文體寫不重要,重要的是寫文章的人。只讓通才有性情啊。

這首詩的用詞、氣度,讓人感覺到一種叫做才華的東西,在筆尖滿滿的溢出來。

方望錄完詩句後,心情大好,不屑的道:“傅伯龍此人好為人師,教授過太子,自詡為帝王師。文章之道,哪裏論的到他來廢話?就是彼輩這種人太多,所以文學獎一事,遲遲無法落實。”

大儒,並非一定就是文章大家,同時,私德一樣有虧。比如,儒家的亞聖朱熹,他的詩詞、文章如何能和蘇軾比?但他確實是大儒。私德上,朱熹還娶了兩個漂亮的尼姑做小妾。還有諸如嚴蕊、扒灰等故事流傳。但,這並不影響朱熹作為儒家亞聖的地位。

文壇上的事,賈環作為晚輩後進,不好點評。難怪他早給方宗師提了文學獎的事,遲遲不見下文。又想:倒沒想到傅伯龍是太子寧溥的老師。

方望喝口茶,道:“你那標點符號的事情,我打算推廣開。至少,皇周英華這部書裏會使用。”又道:“你婚期就在下月底。再過兩日,我給你放一個長假。”

賈環婚禮的請柬,自是早就送給方宗師。當然,沒有剛請完端午的假,借著又請婚假的道理,還要略等幾日。

賈環謝過方宗師,告辭離開。那篇整風所用的文稿,被傳的京城到處都是。文壇上的事,他是不打算管的。這種“鬥爭”,是方宗師的戰鬥地圖。

他現在的情況。仕途蟄伏、無事。刷士林名聲,非他的志趣所在。執掌賈府內外之後,壓制著一幹豬隊友們不要作死。當然,還有個賈赦的隱患、小尾巴。

接下來,就是安靜的在黑暗中,等著太子作死。帶著賈府,在這驚濤駭浪的政治風波中安然無恙。

那麽,現在,他該成親了。

……

……

五月十日,賈環前往小時雍坊何大學士府上送結婚的請柬。他有點小事要提醒何大學士一聲。畢竟,殿試上,何大學士對他很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