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群情洶湧(第2/2頁)

至於刷感情,對於雍治皇帝這樣的政治動物來說,這就不要想了。不現實。成化天子、弘治天子那樣的癡情天子還是很少有的。

賈元春這個刷感覺,就刷的恰如其份。

……

……

八月初,天子召莊妃至大明宮中服侍。吳貴妃受到冷落。宮中盡知。為此,吳貴人的父親:吳天祐,跟著大流上書,大罵賈政。

此時,朝堂之中,天子與文臣之間還在僵持中。即便六科都給事中都給雍治天子撤職、流放雲貴,但科道言官還是在彈劾賈政,根本就不低頭。

賈政的人事任命還卡在吏部。吏部天官宋溥並沒有給天子背鍋、吸引火力的打算。事情不明朗,吏部是堅決不走流程的。

按照流程:大常卿(正三品)以下部推、通參(正五品)以下,吏部於弘政門會選。一省提學大宗師,理當是有吏部部推。但,天子有特簡之權。賈政就是天子特簡。

武勛集團基本在看笑話,要說在朝廷這個論壇“發帖”打口水仗,他們怎麽都不是文官集團的對手。

八月三日,雍治天子再下重手,撤科道言官十九余人,流三千裏,貶謫雲貴、安南、遼東等地。沒有廷杖。但,文官集團,依舊在上書彈劾賈政。群情激奮,大有把賈政罵死的態勢。

榮國府的大門前,給人趁夜間貼了大字報。除了罵賈家祖宗八代以外,核心意思就是:賈政,你為什麽不上表辭職?

賈環的婚假還有兩天到期,正在家中,得知此事,只是搖頭。並沒有去追查誰到他家大門口貼大字報。

要查肯定是查的到的。但是,群情洶湧!眾怒難犯。再者,他內心裏,還是更認可自己文官的身份。

八月四日上午,朝廷各個衙門之中,但凡科舉正途出身的文官,都是在寫奏章上書。要求天子撤銷賈政的任命。膽大的,不要命的,要名聲的,就罵天子。膽小的,附和大流的,就罵賈政。再平穩、持重的,就是兜一圈道理,講此事不合理。

中午時分,棋盤街“葉開十裏香”茶樓二樓,已經授官的三十多名新科進士在聚會,商議一起上書天子之事。

為首的便是今科的狀元翁宗道。旁邊坐著今科榜眼周慎行。

今年乙卯科取士,共取三百名。其中,一甲和二甲加起來一百名。三甲兩百名。前面說過授官的規矩。因而,新科留在京城中的是少數人。基本都是一甲、二甲的進士。

這次聚會來了三十人,占有了三分之一強,可以說是聲勢浩大。

狀元翁宗道,字兆震,時年二十六歲,履歷豐富,還曾做過一任教諭,號召道:“諸位同年,天子之意,點賈政為學政是假,意圖冊封楊妃為貴妃是真。自古以來,未曾有冊封兄嫂為貴妃者。吾輩正人君子,如何能忍?是可忍,孰不可忍?翁某不才,願與諸君相約明天清晨共聚通政司大門,將奏疏上交。”

“同去,同去。”一幫福建士子,立即附和自己的“帶頭大哥”。

在座的士子都是紛紛贊同。這些剛剛進入官場的進士們,眼中充滿了渴望、興奮、激動。在踏入仕途之後,希望抓住這次機會,表現自我,揚名立萬。

當然,這麽大的風波,還有人流放在前。風險蘊含著機遇。機遇中包含著兇險。很刺激。而對於大周朝的讀書人而言,串聯勾結,這是下意識的事情。他們要找一個主心骨。這個帶頭大哥,不看年齡,不看官品,只看影響力。

狀元翁宗道,性情謙和,被時勢推到這裏。其實,乙卯科,名聲最大的,自然是賈探花。但,賈政是賈探花的父親,很多士子心中,便將他排除。

這時,華亭士子唐道賓道:“在下非是對翁同年不滿。此次上書,越是要聲勢浩大,越是顯得我等之意真。我等同年之中,當屬賈探花名聲最大,可邀他一起來上書。”

翁宗道和賈環不對付。一人福建士子冷笑道:“他肯定不來。沒有自己彈劾自己父親道理。”

周慎行接話,道:“在下願意去勸一勸他。不為彈劾他父親,而是上書給天子,請天子改變主意。”

這話說的一眾進士們紛紛贊同。當即,計議完畢,又抨擊了一會時政,各自散去。

……

……

下午五點,散衙之後,周慎行到四時坊榮國府望月居中,拜訪賈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