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武英殿三章(第2/2頁)

提名,投票,計票。武英殿中這場大戲,到此時總算是唱完。完全脫離宋天官的劇本,反轉之後,給予其重重的一擊。

以賈環的智商,他自然明白武英殿大學士的人選已經歸何大學士所有。這一場朝爭至此,算是落下帷幕。

勝負已分,大局已定!

但其中有一些疑竇。賈環眼角余光瞟了眼左側下方部院方陣中的刑部尚書華墨。華司寇應當和天子,和何大學士談過。只是,怎麽談的,就不得而知。

……

……

吏部尚書宋溥時年62歲,湖廣石首人,歷經世宗、仁宗、雍治三朝。進士出身。在世宗朝因得罪天子下獄六年,在獄中讀書不輟,融會貫通。

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宋天官在此時,面對巨大的政治失敗,心中發苦,臉上表現的很平靜。不管喧鬧著的朝臣,向天子奏道:“廷推結果,臣已統計出。以翰林侍講賈環得票最高。臣請聖裁。”

雍治天子頗有些詫異的看了眼,距離他禦座不遠的賈環。翰林方陣就在大學士之後。裁決道:“可。以賈環為通政司右參議,掌真理報事。”

接下來,賈環可以出來謝恩。畢竟剛才的事,鬧的滿朝洶湧。從賈環被攻訐,到他彈劾順親王,再到致仕,再被提名。完全是今天武英殿中的風雲人物。

但賈環還沒來得及動,通政使俞子澄出列,奏道:“陛下,臣舉薦刑部尚書華墨為武英殿大學士。”

雍治天子笑了笑,看了華墨一眼,竟然讓他運作成功,詢問道:“何卿以為呢?”

何大學士很幹脆的道:“臣伏唯聖裁!”

武英殿中,一片寂靜。宋天官一方沒有人出列推薦他為武英殿大學士。大勢已去。雍治天子略作沉吟,點頭道:“可。詔書,由軍機處擬上來。”

君臣奏對完,這時,賈環從方陣中走出來,向雍治天子謝恩,“臣謝陛下隆恩。臣當盡忠職守,不負聖恩……”

武英殿所有人以為賈環要走君前奏對的形式,表忠心。沒有人關心他講什麽,都在回味著今天武英殿中的一幕幕大戲,想著華尚書入閣,朝局的新形式。

這時,賈環話鋒一轉,朗聲吟誦道:“力微任重久不支,重掌真理誹謗疲。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當今天下,報紙日多,良莠不齊。內容紛雜。臣奏請陛下,當立制度審查報紙。不得誹謗聖君,不得出現違法、違禁之事。”

“哦……”

武英殿中的群臣,頓時沸騰起來。這不比剛才對廷推結果的驚訝,而更多的是一種興奮的情緒。

好詩!

當年曹魏時期,人道天下之才,曹子建獨得八鬥。唐宋(周)之後,詩詞寫盡。明有三大才子,而本朝幸有賈探花。後人不至於笑本朝詩壇無人。

頃刻成詩,佳句天成。這種本事,今天當眾見聞,當真是令人贊嘆,興奮。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用來總結賈環執掌真理報以來的風風雨雨,何其之貼切?

有一種“就算我覺得你是在說假話,但我還是被你感動得流淚”的感覺。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覺得賈環執掌真理報時是秉公為國家做事。但,他們承認,這句詩確實好!

禦座之上的雍治天子都微微動容。盛名之下無虛士。賈環有神童之名,名滿天下,果然是名不虛傳。

但是……

武英殿中的群臣中,不乏五六十歲的宦海老手,怎麽可能為一首好詩而動容?注意賈環說的話:他奏請天子加強對報紙內容的審查。那麽,審查對象是誰?

天下之大,若要審查報紙,必以京中為先。京城中,除了真理報,第二大報紙是大周日報,余者不足一提。大周日報前段時間罵賈環,可謂是推波助瀾,充當急先鋒!

大周日報是楚王資助的,是楚王的喉舌。這是人皆盡知的事情。想想賈環剛剛在武英殿中做了什麽事?彈倒順親王。

換言之,賈環在已經得罪晉王的前提下,接著要找楚王的麻煩。那麽,他這不是找死嗎?以後還想不想混?但恰恰相反,這在雍治天子心中是加分的。

這可以看做是賈環的第三本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