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燕王、太監、祖師爺、你不行(第3/3頁)

在國朝,領班軍機大臣,已經是人臣的巔峰,是屬於可以不用講規矩的人。賈環於晚上七八點,到何府中。很多來求見何大學士的朝臣都看到。

書房布置的簡單,到處是書。何朔身材高大,六十多歲的人,目光炯炯有神,正在書桌後寫信。等寫完了信,這才摘下老花鏡,道:“子玉來了。”

賈環沉默的點點頭。

何朔喝口茶,開門見山的道:“子玉,宮中之事,非人臣所能言之。我無法幫你。”

賈環拱手道:“謝何相。”因為,何大學士沒有勸他。沒有勸的意思,其實就是支持他的做法。

很多事情,不能簡單的認為宮中,朝中是割裂開的。特別是做官到何大學士這個等級,智商。晉王與錦衣衛指揮使毛鯤,大太監劉國忠走的近的事,誰不知道?

作為文臣,何朔是相當不喜歡這樣的皇子。難道違背歷史潮流,復明朝的廠衛?那還怎麽文官治國?

劉太監的做法,令人很詫異。暗害賈皇子,為楊貴妃剪除爭後位的對手,意圖是什麽?天子本來就寵楊貴妃,而賈環早早的表明,賈府不會推動賈貴妃爭後位。

何朔輕輕的嘆口氣,“子玉,這件事,很復雜。我聽說商貴人,時常在西苑中陪天子看戲。”

商貴人?賈環看向何朔,緩緩的點頭。

……

……

端午節前後,賈府全體出動,在清虛觀打醮,為元妃祈福。

五月初六,常朝。群臣在何大學士的帶領下,在皇極殿中參拜禦座。賈環身為正五品的通政司右參議,具備朝參的資格。在大殿中,隨著群臣參拜,而後,步出皇極殿。

皇極殿位於紫禁城正中,常朝結束後,官員們三三兩兩的散去,過昭德門,有的往文淵閣軍機處而去。有的是出午門,往六部而去。還有的往西華門而去,回三法司。

賈環一個人走著,身上有著不少目光。在皇極殿外的大廣場上剛走沒兩步,一個小太監過來道:“賈大人,我幹爹請你過去說兩句話。”

劉太監等在西側弘義館的走廊中,看著賈環在灰衣的小太監的帶領下走過來。擠出一個虛假的笑容,拱拱手,“賈大人,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清晨六點多,朝陽正在雲層中噴薄而出,朝霞萬丈。紫禁城的殿宇中,還帶著夜間絲絲的涼氣。夏日的光芒落在華美的廊柱上,蟠龍圖案栩栩如生。

賈環沉默的看著劉國忠。四十多歲的年紀,身形清廋,神情冷峻。這便是一系列事情的幕後主使。他內心中,此時,並不憤怒,而是無比的冷靜。

賈環的沉默,並沒有讓劉公公覺得有什麽難堪,接著道:“在下聽說你在查我的義子晁勝?”

賈環看了劉公公一眼,道:“是的。”

劉公公哈哈一笑,嘆道:“人生若只如初見啊!在下可是很仰慕你的詩詞,神交已久。當初見賈探花一面,不意你我此時竟然站在對立面。”

賈環冷漠的道:“劉公公自己知道原因。只是,我很好奇,劉公公自己割了卵蛋,斷子絕孫,進宮中,為的是什麽?”

“你……”旁邊的小太監很不滿的走上前半步。太監很忌諱,別人說他們沒卵蛋。而賈環,在他眼中,根本就不可怕。能奈宮中何?賈貴妃已經失寵了!

劉公公擺擺手,讓這一位幹兒子退下,嘴角帶笑,眼中浮起回憶的神色,緩聲道:“賈子玉,讀書人,誰不想建立一番工業?奈何在下讀書,科場蹉跎。國朝雖然依照明制,但卻廢除了司禮監,東廠,禦馬監等機構。太監不許讀書。但,這應該是可以改變的。讀書人將明朝三楊成為文官政治的祖師爺。在下,將會成為國朝太監政治的祖師爺。”

這番話,劉公公說的神采飛揚。這是他的抱負。

賈環不置可否,道:“劉公公,宮鬥我不行,朝爭你不行!言盡於此,你好自為之。”

拱拱手,轉身,離開皇極殿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