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死鬥(二)套路,都是套路(第2/3頁)

而對於奸商們而言,這個時間窗口,就可以利用起來,做一個剪刀差,剪羊毛。平常借貸時借貨幣,豐收時,壓低糧食和貨幣的兌換價格。

王安石的青苗法,就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最終沒能解決。

所以,一條鞭法,規定糧食豐收時,交銀子,對農民而言又是一重盤剝。反對者,並非都是亂來,確實有缺陷,被人鉆了空子。國人的小聰明是最擅長鉆空子。

衛尚書說,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鑄銀幣。

從歷史淵源來說,中國每一個朝代,都會鑄造銅幣。漢唐宋時期,簡單的說,可以說是銅本位。中國缺銅。而明朝時,海外白銀大量流入,實際上,貨幣已經變成銀本位。

雍治天子神情微微一動。他對衛弘的感官一直都不錯。所以,在國庫空空時,要衛弘掌管著戶部,倚重他的能力。將小黃門遞上來的圖樣看了看,道:“傳給諸卿看看。”

在群臣傳閱“袁大頭”時,戶部左侍郎趙侍郎拱拱手,開口道:“下官有一事不明,請衛大人解惑。鑄銀幣如何解決銀貴谷賤的問題?”

殿中群臣,有人心中暗罵一句“真無恥”。傻子都看得出來,趙侍郎在給衛弘當托。這個時候,說的越好,越得天子賞識。越容易在競爭中領先啊!

禮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曾縉暗中嘆口氣。他剛才心裏後悔給衛弘搶先一步,現在看來,衛弘做了周全的準備啊!

衛弘成竹在胸,答道:“銀貴谷賤。若是流通的銀子很多,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答案有點似是而非。

宋天官看了身邊的衛弘一眼,哂笑一聲。衛弘在忽悠啊!但是,不要以為滿朝的大臣,就看不出其中的奧妙!吏部左侍郎戴顯宗正要出列。

這時,工部右侍郎楊建天說道:“以八分銀鑄一錢銀幣,工部可以做到。但是,下官還是不明白,請老大人解惑。鑄好的銀元如何流通天下呢?銀元流通天下,又如何保證百姓手中有呢?”

雍治天子插一句,道:“嗯。衛卿如何解釋?”

衛弘時年六十一歲,身形微胖容貌略顯蒼老,這和他擔任過布政使有關。地方主官,操勞的事情太多。但,蒼老的容貌,更增他的官威。

衛弘向天子行禮,朗聲道:“陛下,個中緣由極其的復雜。臣學識有限,難以說的簡單明白。臣請陛下召賈環詢問。臣亦是從他那裏得知此法。”

“哦……”

武英殿中,一片嘩然。滿殿的大臣都在交頭接耳。糾察禦史管都管不過來。

峰回路轉啊!

套路,都是套路!

趙侍郎給衛尚書當托,毫無疑問,武英殿中反應快的人已經明白,工部右侍郎楊建天同樣在給衛尚書當托。楊侍郎和賈府交好啊!滿朝皆知。

紅樓原書第七十八回,有人請賈政尋秋賞桂花,賈政帶賈寶玉、賈環、賈蘭三人前往。賈寶玉晚上回來說:這是梅翰林送的,那是楊侍郎送的,這是李員外送的。

楊侍郎和賈政的交情可見一斑。

套路。

而衛尚書先是說大話將皇帝的好奇勾起來。然後推薦賈環面生。衛弘,國之能臣,卻自稱:學識有限。這樣擡高賈環,你慚愧不慚愧?你還要臉不要臉?

套路啊!

但,政治上,最怕的就是不要臉。衛尚書,今天擺明是豁出去了,不要臉。

這個時候,宇文銳、朱鴻飛,魏翰林都明白過來。賈環的伏筆在哪裏:衛尚書。賈環是要親自到這武英殿中來,與某些人,某些力量,決一高下!意志展露,堅硬如鐵,淩厲如刀。

朱鴻飛到底還年輕,心中難免有些熱血沸騰。賈環要親自解決政敵,痛快啊!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來吧!

而前面翰林方陣中站著的費狀元,這時也明白過來。衛尚書繞這麽大的圈子,推薦賈環進武英殿。誰不多想?費狀元心中,一時感慨難言!

三千人中第一仙!這是乙卯科會試會元賈環在會試放榜之後寫的詩句。會試第一,這樣的驕傲足以值得銘記終生。之後,位列翰苑,清流華選。賈環是少年得志的典範!

他被廷推真理報主編,十四歲的正五品官員,在武英殿中不畏強權,彈劾晉王、楚王,是何等的光芒耀眼!一代天驕般的人物!然而,卻被一個太監和錦衣衛構陷,因為一首足以流傳後世的送別詩,身陷天牢中。打下凡塵。

這是何等的恥辱?

他應該是要來討一個公道。

費狀元心潮澎湃。

……

……

站在群臣班次之首,一直如同木偶般的何朔,微微動容。

宋天官和工部尚書白璋對視了一眼,頗有些錯愕。南安郡王對北靜王吐糟道:“水王爺,這樣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