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死鬥(九)(第2/3頁)

20歲熱血未冷的費狀元搶了先手,切入點非常的巧妙。魏翰林跟著出列,“臣附議。”

戶部左侍郎趙鶴齡出列,“臣附議。”

北靜王出列,“臣附議。”

戶部尚書衛弘出列,“臣附議。”

更多的大臣從隊中走出來,國朝只有這樣一位詩詞大家,可令後人說起來時,不至於說國朝無人。就這樣殺了,未免可惜。賜金放還,最合適。

禮部尚書方望出列,“臣懇請陛下赦賈環之過。”

群情洶湧,這樣的情況下強殺賈環,肯定不行。但,雍治天子並不是一個習慣於被大臣們要挾的皇帝,就這樣將賈環放還,他不願意,冷聲道:“召陳太監進來質對。”

還低頭跪著的賈環,悄然的松口氣。剛才,異常的危險。稍有不慎,就差點翻船。

……

……

命令,傳下去。自有太監去後宮中的浣衣局將陳太監帶來。

武英殿中的群臣又開始等待。不少人肚子都餓的咕咕叫,已經快到下午一點了。

事情至此,群臣都有些疲倦了。等會,就將是此次武英殿議事的最後一擊。

賈環生或者死!

武英殿中大臣們的群像,不必再畫。通政使俞子澄,看看身側跪著,似乎搖搖欲墜的賈環,心中隱約升起不安的情緒,但隨即心中一笑,堅定起來。

劉公公都說了沒有問題,他相信以劉公公的手腕、智商,不會出問題。

武英殿外,劉國忠並沒有再等在走廊中,而是飛速的離開,準備攔截著陳太監。

……

……

原鳳藻宮的大太監陳賦言在浣衣局內過的並不好。還不及四十歲的人,在冷宮中勞作這幾個月,已經是鬢角發白,滿手粗糙。他給傳旨的太監找著,帶往皇宮西南角的武英殿。

十月下旬,冬寒凜冽。正午時,冬日暖和的照耀在巍峨、華美的宮殿群中。

武英殿外的橋頭,劉公公截住了被錦衣衛、太監們奉旨帶來的陳太監。陽光落在四五人身上。

劉公公臉色冷峻,盯著身形微微有些佝僂的陳太監,緩緩的道:“陳公公,天子問詢,你一定要實話實說。”話音,落在最後四個字上。

陳太監彎腰點頭,蕭索的道:“奴婢知道。”在浣衣局的這數月的時間中,他沒事就大罵賈環。然後,九月底,劉公公找到他,和他談了一次。在不久之後,賈環被天子關進天牢。

“嗯。”劉公公輕輕的點頭,側身站在一旁。目送陳太監被人押著,走進武英門,向群臣匯聚,天子所在的寶殿而去。

心中,輕輕的嘆一口氣。以他的智商,他當然明白,天子會將他趕到南京養老。謀主之說,無憑無據。不是死罪。再者,天子要給楊皇後幾分面子。

這個結局,他心中並不是太擔心。只要晉王登基,他立即就可以返回宮中,實現他的政治理想:重開司禮監。

陳太監的妻兒都在他手中。只要兌掉賈環,這一次,他變不算輸。活人,和死人,誰勝誰負,不是一目了然嗎?晉王黨這一次,雖然遭受嚴重的打擊,但韓秀才不足為慮。

大位一定還會落在晉王手中。

劉公公,眯著眼睛,看向武英殿中。心中的信念,前所未有的堅定。

……

……

武英殿中,陳太監進來。叩首,三呼萬歲。

雍治天子坐在金碧輝煌的皇座上,板著臉,居高臨下,神情冷厲。

滿殿群臣的目光都落在陳太監身上。內務府總管吳王開口問詢道:“陳賦言,通政使俞大人,言說,你說賈環有誹謗天子之語。具體如何,如實說來。”

天子不可能問話。吳王開口,最為合適。

陳太監跪伏在地上,聲音很幹枯的感覺,絮絮叨叨的道:“奴婢疼恨賈環有眼無珠,竟然將奴婢當做內奸。奴婢對貴妃娘娘之心,日月可鑒。豈有背叛之理?”

吳王皺眉。啰裏啰嗦的。但終究沒說什麽。

陳太監接著道:“因奴婢在鳳藻宮中,賈府每每都要送銀子給我,一來二去,和賈府的人熟識。奴婢曾聽聞,賈環酒後說,何相於國有定鼎之功,竟因天子家事而罷宰輔之權。”

“哦……”

武英殿中,響起嗡嗡的說話聲。通政使俞子澄臉色微變。數道目光,大有深意的掠過通政使俞子澄的身上。明眼人自是看得出來,陳太監翻供了!果然如此啊!

這話,和俞子澄轉述的,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意思。話說,何系在這幾個月如同落葉般被清掃,賈環有點怨氣,不是很正常?但心裏有怨氣,和罵天子,這是不同性質的事情。

吳王驚訝的看看跪著的中年太監,想想又覺得釋然,賈環沒有把握,豈敢禦前質對?再問:“還有沒有其他的?”

陳太監戰戰兢兢的道:“奴婢不滿賈環行事,給他加了一個‘刻薄寡恩’的說詞在這句話裏,在宮中傳播。這引起劉公公的注意。其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