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周府對答(第2/3頁)

周伍閔一愣,隨即,狂喜難以自抑,感覺血一下沖到頭頂。一種苦盡甘來,飄飄然,不真實的感覺讓他短暫的失去思考能力:將皇莊拿回來,將皇莊拿回來!哈哈!

周伍閔的眼淚流下來,喉嚨裏的那個字終於飆出來,聲嘶力竭,用盡全力,吼道:“滾!”賈環出手了!

“好,好。周老爺,你說了算。”王捕頭神情尷尬,嘴角不爽的扯了一下,帶著手下離開周府。

做他們這一行的人,眼力很重要。別看他們魚肉鄉裏,街坊,看似厲害。但傅同知,二老爺,想要整他們相當輕松。所以,被罵兩句,忍了吧!

……

……

三日後,賈環在燕王寧淅的陪同下,到西城外的周家做客、吃酒。

三月底,立夏已過。酒宴設在周府省親別墅的一處樓閣中。二樓中,雕梁畫棟。飛檐畫角。從軒窗中俯瞰整座花園,樓台水榭,連綿相接,風景如畫。別具一格。

當然,比之賈府的大觀園還是要遜色一籌。周家只是因周貴妃、燕王而起。而賈府在賈元春封貴妃之前,就是老牌的勛貴,自開國以來的百年世族。

小廝,丫鬟們都在樓下聽候。二樓中,一方雅致的八仙桌,陳設著美酒佳肴。

周伍閔舉杯,敬賈環,四十出頭的男人,可以看得出來年輕時,亦是很帥氣,但面相很有些蒼老,聲音有些哽咽,道:“在下代表周家闔府上下八百口謝賈先生援手。若非賈先生相助,恐怕……”

說著話,眼淚就流出來。連忙撇過臉去。

“舅舅……”寧淅輕喊一聲,心中很難受。他時年15歲,白凈,文弱的少年。

賈環對周伍閔感官不錯,很容易讓他想起他的已經去世的舅舅趙國基。將杯中的酒飲盡,溫和的一笑,道:“周議諫,都過去了。”國朝貴妃家族中的家長,一般都是冊封正三品散官的議諫大夫。當初賈府的賈赦是一等將軍,自然不用再專門冊封。

寧淅輕聲勸道:“是啊,舅舅,都過去了。”

前日,先生去和晉商中的太谷系、祁縣系的兩個當家人談了談,隨後,百川通在京城裏設立的票號,就被賈府擠兌的拿不出一兩銀子來。接著,真理報、賈府旗下的京城日報都加以報道。滿城皆知。百川通信用破產,被迫離開京城。消亡,只是時間問題。

“嗯。”周伍閔點點頭,好一會兒才平復了情緒,道:“讓賈先生見笑了。”

賈環微微一笑。

中午的酒宴結束後,賈環喜歡這處樓閣的風景,在這裏吹著微風,只留了寧淅在身邊。一盤冰鎮的西瓜、酸梅汁放在身後的桌子上。

賈環輕輕的拍拍檀木欄杆,俯瞰著周府中精美的水榭樓閣,問道:“子文,通過這件事你學到了什麽?”

這顯然是在教導學生。

寧淅心中打起精神,想了想,道:“先生,你是說借著發行銀幣的大勢,順勢將百川通擠兌的破產。幫我舅舅出這一口氣。先生之才,弟子很佩服。”

燕王只是中人之姿。

賈環回頭,看了看身邊,年齡只比他小一歲,身高卻矮半個頭的少年,莞爾一笑,道:“子文,你別把寧澄那一套學著。他是怕我怕出心理陰影來了。”

寧淅輕笑著,低頭,親近的道:“是。”

賈環點點頭。擠兌百川通,動用的是黛玉存在他這裏的百萬兩銀票。既然賈府已經開設“銀行”,這筆錢,自然要存在賈府的銀行中。賈環倒不會迂腐到,連改換存款銀行都不去做。

這年頭,要改換存款銀行,自然是先要將銀票兌成銀子。而等銀幣正式發行後,兌成來的可就是銀幣,硬虧兩成。

賈環輕聲道:“子文,你還年輕,政治權謀,可以慢慢的去學。不著急。我是要告訴你總的原則。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對付小人,要比他小人。對付壞人,要比他壞。對付政治流氓,要比他更流氓。明史中,徐階和嚴嵩的鬥爭,你回去認真的研讀。回頭,將讀書筆記交給我批改。”

眾所周知,中國的歷史上,只有上一個朝代結束,下一個朝代才會對其修史。而滿清的東林黨,如狗一般的東西,所修的明史,很多並不公正,詆毀之詞很多。周朝的明史,自然要客觀、公正的多。

寧淅應道:“好的,先生。”

賈環笑一笑。

他是一個喜歡做計劃的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前的局面,書院的同學,先生們,都擔心他的處境。但是,他並不畏懼!他從未喪失他的意志和勇氣。

如寧老太師所說的那樣:強勢的天子,不會有強勢的太子。這是最好的結果。但,凡事怕萬一啊!假設晉王上位之後,敢於發起對他清算,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