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奪嫡、商女、南下(第2/5頁)

韓謹到京中,成為楚王的謀主。際遇非凡啊。而他,看中的其實是,楊皇後的兒子,時年2歲多的楊皇子。所以,從黃州來到京中。小皇子還沒到讀書的時候,但,他要提前和楊皇後建立關系。這需要花費時間。

韓謹笑著一口飲了,“謝太守。”推杯換盞間,言語中隱約透露出招攬的意思。他在黃州住了幾個月,深知尹言的政治水平,非常高,有帝師的水準,如唐朝李泌,“太守,你別看楚王現在的局面似乎不錯,實則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是滿盤皆輸。宮中、朝中晉王虎視眈眈。而京中,賈子玉對楚王成見頗深。不久前,才把楚王的錢袋子給廢掉。楚王身邊急需智謀之士贊畫。”

就他所知,尹言心中對賈環頗有些不滿。畢竟,前太子之所以敗亡,究其原因,還是在於賈環、沙勝抄了鄭鹽商的家,把賬本上繳朝廷,暴露了甄家販運私鹽之事。

尹言微微一笑,“呵呵,子恒這是想要我去幫楚王啊!”說著,倒酒,看著韓謹的眼睛,直言道:“我今日請子恒來,一則是敘舊,二則是言明我的打算。”

梨花木八仙小桌邊,韓謹點點頭,“嗯。”

尹言一字字,緩緩的道:“我並不希望看到楚王和晉王很快就分出勝負。”勝負分的太快,楊皇子還沒有成長起來。拖過七八年,十歲的天子,該是多好?

晉王,楚王是天子的嫡子。楊皇子,一樣是天子的嫡子。

韓謹微怔,臉上慢慢的浮起苦笑,道:“尹太守……”他並不想和尹言站在對立面。

尹言灑脫地笑道:“日後若是事敗,還望子恒容我見證新帝祭天。”這話,說得極其的從容、自信。看似言敗,實則是內心強大。

韓謹默默的點頭,再敬了尹言一杯。起身道:“我還有事,先告辭了。”

……

……

南湖和北湖隔不遠。天色漸漸的黑下來。夜幕籠罩著京城。信豐街中,熱鬧非凡。韓謹坐在緩緩而行的馬車中,微微沉思。

尹言站到對立面,他其實並不怕。他其實說的很謙虛,楚王的優勢已經非常大了。

他在想的是另外一件事:若是他站在賈環的對立面之前,也如尹言這樣,提前請賈環吃一頓酒,光明磊落的說明立場,兩人的關系,還會如此嗎?

蕭開之他們那些故人,還會對他有意見嗎?還有人,會在背後罵他是小人嗎?

然而,這個世界上,最沒有可能的便是,如果、假設……

韓謹輕輕的嘆口氣。或許,時光重來,他的選擇還是如此吧!事事非非,誰說的清?以成敗,定結論吧!

隨後,他意識到,隨著尹言的“入場”:自黃州來京城,奪嫡最關鍵的時候即將來臨。就在未來的兩三年間!

……

……

尹言的立場是不希望奪嫡立即分出勝負,拖延著,等待楊皇子長大些。而賈環和韓謹的立場是希望盡快分出勝負。確定太子之位。

韓秀才是楚王的謀主,自然是支持楚王。他想當帝師,洗脫當年的罪名,光明正大的進入朝堂,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而賈環站的是晉王。他是希望借雍治天子的手,好好的“打磨”下晉王,讓這位皇子的性格、意志變得懦弱點。在登基後,不要想著找他的麻煩。

如果賈府在朝堂實力雄厚,一個性格軟弱的天子,有動賈府的念頭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他畢竟和晉王之間,還有些回旋的余地。

關於太子之位的局勢,正在逐漸的明朗,沖突日益的尖銳。當然,賈環此時,並不知道尹言的想法。

四月二十日,賈環連續的參加了數場婚禮之後,這天傍晚,在小時雍坊的張府,陪著山長吃晚飯。

大師兄公孫亮、龐澤兩人還在京中。一起參加。其余同學都返回書院,繼續攻讀。距離雍治十六年八月的鄉試,沒剩多少時間了。

晚間時分,月明星稀。客廳中點著幾支蠟燭,焚著艾香。紗窗外聽得蟲鳴蛙叫。

張安博已經入職。他年事已高,口味清淡。飲了一杯賈環送來的紹興黃酒,和學生們一起吃過飯,到書房裏喝茶、閑聊。話題自然而然的圍繞著京中的局勢展開。

四月份,西苑中,晉王和楚王又暗戰了一回。晉王進獻了一個戲班子,唱了一回“八賢王”的劇目。楚王,就是皇八子。

楚王則是在一位老太妃生日時,送了一本自己戒齋三日後手抄的佛經。遠沒有晉王送的禮厚。晉王很有錢。

當日,賈環說晉王有黨,就曾經說蜀中茶葉貿易,全部都是晉王把持。晉王事後,在天子面前哭著陳情,天子並沒有收回晉王的貿易壟斷權。

張安博端坐在椅中,嘆口氣道:“爭來爭去,終究非國家之福。自古以來,便是立嫡長子。天子宜早定國本。只是,晉王喜歡用內監、廠衛,非明君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