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聖壽節(二)(第2/3頁)

十月底至十一月份,左都禦史張安博連上數封奏章,勸諫雍治天子愛惜民力,奉行節儉,不要擅動兵戈。但這些奏章,在朝堂中沒有激起半點波瀾。頗有些曲高和寡的意味!科道,完全沒有“跟風”的意思。包括賈環的好友朱鴻飛、刑科給事中範錫爵等人。天子亦將張安博的奏章留中不發。

禦座之下,便是翰林方陣。翰林修撰、中書舍人費敏政偷偷瞄著禦座上的雍治天子。

而如同他這樣的動作的還有很多朝臣。比如:國子監祭酒魏源質,工部左侍郎紀興生、刑部尚書白璋、張安博等人。因為,幾個月不見,天子再次露面,似乎日漸蒼老。

身處在皇極殿中的群臣們,不少人都已經感受到大周雍治朝行將結束的氣息!

難怪朝中關於奪嫡之爭白熱化。天子才46歲,就蒼老成這樣子,而東宮空懸。人心如何思定?總有些膽子大的,仕途不如意的,以及野心家,想要博一把。

……

……

朝會一直耽擱到下午。群臣散去。聖壽節,放假一天。

雍治天子心情不錯的回到永壽宮中,抱著楊皇子,和楊皇後說話。然後,一起登上巨大的禦轎,由幾十名身強力壯的太監擡著,前往西苑。

冬季時分,天黑的早。西苑中,早已經是火樹銀花。偌大的西苑中,放眼望去,到處是小巧玲瓏的宮燈。顏色紅黃藍紫青。寒風撫過如若銀光長龍在舞動,如若夢幻。

雍治天子和楊皇後先到含元殿的偏殿中,稍作休息,用些晚膳。而後,才到正殿中參加家宴。

晚膳前,太監總管許彥、六宮都太監夏守忠、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三大太監帶著宮中各處有頭臉的太監約六十多人,向天子祝壽。場面略顯熱鬧,喜氣盈盈。

……

……

天子聖壽,京城中,並無太多的變化。

荊園中,韓謹和楚王的幕僚們,一起約七八人,呆在楚王在荊園的書房中。

燈火通明。

幾名幕僚欲言又止。等會楚王在天子面前那樣做,真的好嗎?

羅子車掏出懷表,看了看,道:“壽宴快要開始了。”壽禮都是早已經送到西苑。新鮮稀奇的玩意兒,會被陳列在含元殿內供人欣賞,亦可大出風頭。而後,會是皇子們依次上前賀壽。

據聞,晉王的壽禮頗為出彩,在賈府的信豐號中,花費近十萬銀元拍得一只象牙西洋船,雕工精美,巧奪天工。

韓謹點點頭,“嗯。”

……

……

含元殿外,東西兩側各有幾間廂房,這覲見之前休息用的。此時,西側廂房中,晉王坐在上首的椅子上。他是嫡次子。這裏沒有人比他身份更尊貴。

晉王的目光從楚王,蜀王,燕王等人身上掃過。然後,低頭喝著茶。雖然,他並沒有人幫他謀劃。但是,他不是蠢人。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他自己定了一個計劃。

今天,他一定要在天子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

……

……

夏季的傍晚,還是霞光滿天。而冬季的傍晚,夜幕已經徐徐的籠罩在天地間。

小時雍坊,宋溥府上。精美、幽靜的小廳中,宋大學士正在和尹言相對小酌。廳中暖和,小圓桌上,酒菜精美,飄逸著香氣。

宋溥笑道:“微之今日前來,老夫很是高興。”他自然算是朝中的明眼人之一。此刻的西苑,恐怕有不少人在盯著。

尹言和宋大學士私交甚篤,坦然的笑一笑,道:“在下消息不夠靈通。到宋相這裏聽消息。”

“哈哈!”

宋溥虛點著尹言,哈哈一笑。尹微之有古君子之風。他對於尹言看好楊皇子,也是很感到意外。他自是不會表態支持,但該行的方便,還是會做。

……

……

宋溥並沒有想錯。此時,京中確實有許多明眼人在關注著西苑中的動態。

當然,沒有消息渠道的人,關注等於沒關注。“下棋”是需要一定資格的。

吳王府中,後花園的世子書房中,賈環和寧瀟、寧澄姐弟倆,喝茶,閑聊。

夕陽的余暉早就收起。最後一絲光亮都被黑暗吞噬。書房中點燃著一排排的蠟燭。明亮如白晝。又燒著薰籠子等,溫暖如春!遠處的窗戶打開,用花鳥屏風阻隔。

寧澄今年已經十四歲,臉有點狹長、還是很消瘦。一身白色箭袖,吩咐著門外候著的小廝們趕緊去廚房裏把燒烤拿進來吃。問道:“姐,賈先生,你們要什麽串?”

賈環正在寧淅的書桌邊和寧瀟下棋。他一身藍色文士衫,頭戴唐巾,十六歲的青年,神情沉靜,氣度從容。隨意的道:“多拿點肉串來。澄哥兒,你長不胖的原因,就是青春期攝入的蛋白質太少。”隨口教一下學生。

古代的審美,胖比瘦好。當然,肥胖自是不行。寧澄翻個白眼。他被賈先生鄙視了。對著門外大聲吩咐道:“小六,把羊肉串給本世子來二十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