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誰主沉浮(上)楊皇後(第2/2頁)

楊皇後輕輕的眨了下美眸,尹先生果然高才,分析的鞭策入裏!皇兒有他為師,真是萬幸。

天子生病,京中奪嫡的局勢,突然就變得很緊急。而楊皇後是各方的焦點所在。她的態度至關重要。但是,對楊皇後而言,她的當務之急是什麽?

當然,是制止天子再次犯病。那麽,阻攔永昌公主繼續向天子進獻美人,和殺掉西苑中的狐媚子:青美人,才是當務之急!

她並不需要在此時就表態。即便楚王開出非常豐厚的條件。如尹言所說:且等一等。

楊皇後得到尹言的分析,建議,心中豁然開朗,這比她當日在永壽宮中焦慮、徘徊了一晚要好的多。輕笑著問道:“那麽,恪兒,賈環又說什麽?”

賈環是讓弟子寧澄傳話,讓寧瀟幫忙和蜀王說一說他的“建議”。他欠瀟郡主一個人情。他的動作很隱蔽。像這種大事,非得本人去見蜀王,才有足夠的說服力。不至於令蜀王心中疑慮。然而,賈環委托寧瀟出面,絕對是可以取信蜀王的。

蜀王再苦笑一聲,道:“母後,你肯定猜不到。賈環的意思和尹郎中相左:可以追究永昌公主的責任,但請不要殺青美人。他說,請蜀王殿下轉告皇後娘娘:皇後娘娘的恩寵系於天子一身。暫時扣押青美人,等待天子自決,豈不是萬全之策?何苦見惡於天子?可以建言,但不要代替天子做決斷。”

楊皇後禁不住蹙眉。

尹先生說的是對的。若留青美人,天子會不會繼續寵幸她呢?導致身體惡化。

但,賈環說的同樣有道理。她所有的東西、地位,都來自於天子的寵愛,擅自作出決定,殺青美人,天子會怎麽想?

……

……

這裏,必須要解釋一下,整個事情的脈絡。

在古代醫學和信息咨詢都不發達的情況下,內媚這個詞,到底要怎麽理解?青美人的內媚之處,只有雍治天子自己知道。因為,只有天子用過。

更關鍵的是,尹言並不知道青美人的與眾不同之處。賈環知道,是因為錦衣衛張千戶透露的。楚王系當然是守口如瓶。

但,以尹言的智商,不可能猜不到楊皇後會猶豫。所以,他堅定的催促楊皇後,阻隔永昌公主繼續進獻;並殺青美人,以絕後患。

這是一個智謀之士,應有的水準!杜絕一切可能的風險、意外!

理由:青美人是天子昏迷的直接責任人。皇後擔憂天子,心中激憤,將其杖斃,這很正常。天子醒來,縱然心中不快,但亦有限的很。

但是……

包括尹言在內,楊皇後,蜀王等人,是認為天子發病的原因在永昌公主持續進獻美女,還是認為責任在青美人?都認為責任在永昌公主!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簡單說,對青美人的“危害”,認識不足。所以,當尹言和賈環的意見,重疊在:懲處永昌公主,分歧在:是否殺青美人時,楊皇後,要怎麽選擇?

她願不願意,為一個不重要的青美人,引發天子的不快?

如果,楊皇後是武後那樣的狠人,青美人現在已經死了!而楊皇後是什麽性格呢?如果,尹言追隨楊皇後多年,楊皇後肯定聽他的建議。而不是,去想賈環說的有沒有道理。

但是,如果,終究只是如果。

……

……

蜀王等楊皇後想了想,再道:“母後,賈環說,他想請母後得便,在天子面前幫他美言幾句,他還是想請天子為他和他表妹賜婚。”

賈環的思路,實在是太為楊皇後著想。而這個“請求”給出來,頓時讓楊皇後心中疑慮盡去。同時也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促使楊皇後心中作出選擇。

楊皇後展顏輕笑,風情無雙,道:“呵,他倒是多情很!我是人間惆悵客。可是苦了人家姑娘等他多年啊!”點點頭,“我知道了。”

……

……

自三月十一日晚,雍治天子昏迷,楊皇後成為奪嫡之局的焦點人物韓謹,尹言,賈環,都意識到這一點。三人分別在楊皇後面前運作。暗鬥!

暗鬥的結果,將在不久的將來,深刻的影響到最終的結局。

三月十四日,萬眾矚目的雍治十七年的殿試結束。但是,結果並沒有立即在十五日清晨公布。

以華墨為首的十二名讀卷官,確定名次後,帶著皇榜,前往西苑,請天子最終定奪。而雍治天子經過四天的調養,已經恢復少許,召見重臣,開禦前會議。

這一刻,西苑中,匯聚著朝堂群臣,皇室、權貴,京中新科進士們的目光。但,眾人所關注的焦點,卻是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