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公祭(二)(第2/3頁)

說的明確一點:中原王朝,有責任,有義務,在強盛之時,恢復祖宗故土。極盡全力的擴展自己的版圖!彰顯武功!令四海賓服,萬邦來朝!

而從一個民族的精英階層的角度而言,要為自己的民族生存贏得空間!要對得起子孫後代!

賈環作為一個現代人,拋開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周朝的既得利益層,同樣亦贊成周朝占據富饒的西域。

在中原土地兼並日益緊張,尖銳的時刻,周朝需要土地來容納、養育更多的人民!

而從邊民的角度來說,世代血仇,有多少親人死在戰爭中?我們建設,胡兒破壞。我們文明,胡兒野蠻;我們創造,胡兒掠奪!那麽,解決戰爭的終極辦法,就是消滅對手!正所謂,寇可往,我亦可往!以武止戈!

……

……

祭文繼續,賈環的聲音回蕩在天地間,將近尾聲!

通篇祭文,除卻悼念死者,則是向上天,向世人說明:對胡人的戰爭,是捍衛我們人民的戰爭!是保護我們民族的利益的戰爭!

二十萬軍民,列陣於平原中,矚目著小山坡上的祭廟。聽著賈環的聲音。

賈環朗聲道:“我輩生者,繼先君之壯志,奮前輩之余烈,誓掃胡虜。歌曰: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空談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一呼同志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

齊從軍,凈胡塵,誓掃胡奴不顧身!

伏惟尚饗。”

壓在祭文最後一段的這首長歌,賈環誦完後,應當是司儀汪學士宣布點燃祭文,供奉美酒給死者。

但此時,汪璘胸中,被這首長歌所激蕩著,沸騰著。腦中默默的念誦著。正所謂:璘,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

這一首好詩,必定流傳後世。包括,此篇祭文,還有他們這些人,北山戰役,一定會名留青史!歷史會記住他們的貢獻、存在!

齊馳看了一眼前側方的賈環,心中亦是豪情湧起!有著強烈的使命感!

相比於其他人,他是整個西征的主帥,官任西域總督。子曰:達則兼濟天下!他處在這個位置上,當踐行聖人之言。為西域生民立命,開創萬世太平!

同樣感受的,還有在場所有的文官!情緒激蕩!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建功立業,誰人不向往?而今,西域之戰,便是男兒立功時!天子一定不會吝嗇官職,爵位!

滿場寂靜。但是,這首長歌引動得周圍參與祭祀的人們熱血沸騰。這時,不知道,祭廟外,誰喊了一聲,“萬勝!”隨即,整個平原上,二十萬軍民齊聲呼喊道:“萬勝!”

“萬勝!”

“萬勝!”

聲浪如潮!此起彼伏,大氣磅礴!聲音震的一旁壘成的京觀上,數只仿佛冷眼,怨恨,咧嘴的胡兒頭顱滾落下去!

當此之時,胡兒敢彎弓而抱怨?生者不能,死者同樣不許!

……

……

約二十分鐘之後,汪璘宣布點燃祭文,賈環亦歸位。本來是要上禮樂。

齊馳省略了這一步驟,在這樣的氛圍,他亦心潮起伏。走上前,轉身面對著眾人,朗聲宣布他的政令:“大軍征戰西域,生者得其功,死者有所恤。

第一,死者,家中撫恤50兩銀子,由天順豐,信豐銀號依照軍籍,送至其父母妻子兄弟手中。傷病者,由軍中醫治。

第二,將傷者退役,在敦煌大並澤,依照軍功分田地。營兵,授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八十畝。依照軍功,以此遞增。

第三,凡為大軍效力的民夫,商賈,可按照個人意願、軍功,在敦煌、瓜州購買土地。”

“接下來,宣布對眾將士的獎賞!請聖旨!”

九月十五日,自京中發來的聖旨就已經抵達。關於齊總督,眾將校的獎賞早就傳出一些話來。這時,是正式的宣布。各有封賞。然後,齊馳宣布了對普通營兵的獎賞:

按照慣例,將士們在戰場上的掠獲都歸自己所有,再以軍功購買,兌現在敦煌的田地、俘獲的胡姬,牛羊,賞銀。每一個等級的軍功,都有不同。最低的,只要上過戰場,即便沒有斬首之功,亦可選擇分敦煌良田十余畝。

齊馳一邊宣布,平原上一邊響起激烈、振奮、喜悅的歡呼聲,一道聲浪高過一道聲浪:“大周萬勝!”

軍心、民心盡收!

在這樣興奮、狂歡的氛圍中,一則消息,顯得不那麽顯眼:調敦煌留守,昭勇將軍(正三品),副將苗騏為南直隸守備司副守備(正三品)

通俗說,由現役,轉為地方預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