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青史必不罪我(第2/2頁)

山長性情寬厚,笑一笑,道:“子玉有時間時,還是要讀一讀經義。”

賈環明白山長的意思,起身,恭敬的道:“弟子謹記!”他的行事準則,不是聖人言,不是經義!不是六經注我,而是我注六經。他的準則是他受到的現代教育。

而山長是理學大家,大儒。他以聖人教導,實踐此生。

山長笑著喝口茶,道:“伯苗叫你們幾個來的吧?他啊,讀書不成!膽子又小。這些年跟著我,吃了不少苦!”言語溫和,流露出舔犢之情。

賈環並不隱瞞,點點頭,“嗯。”

山長神態溫和,敘說道:“子玉,我如今七十有六,當日何新泰舉薦我為左都禦史,國不可無諫臣。這五六年來,我不敢懈怠。只是,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我上書諫言,未做到如此。所以,朝中對我有怨。如今天子要調我為工部尚書。我無戀棧之意。致仕前再上最後一本吧!元宵節花費,俱是吳王所出。但所費的煙花、花燈、賞賜,一樣空耗財力。國事艱難,人君不可不戒之!”

賈環輕嘆。

山長的意思:雍治天子想大辦元宵節,雖說費的銀子是吳王的。但是,一樣空耗人力、物力。煙火絢爛,費了多少錢?燈節時,民眾如潮,各權貴府邸爭奇鬥艷的花燈,不是耗費?天子帶頭搞奢侈之風,鋪張浪費。民間可想而知,他如何能不上書?

國朝當前的情況,賈環很清楚。衛大學士是由戶部尚書升上去的。現任的戶部尚書趙鶴齡和賈府交好。國朝武功達到頂峰,但國家財政已經破產。

這個時候,身為天子,應該做的是什麽?率先垂範,勤儉節約。使風俗淳樸、簡約。

賈環知道山長的道理沒有錯。但是,雍治天子都快死了,跟他說這些有鬼用!雍治天子但凡私心少一點,以國事為重,紀興生就不會被抄家流放。

賈環直言道:“山長上書勸諫,必然觸怒天子。宋溥在一旁盯著,惡意滿滿,後果不堪設想。山長當為伯苗兄幾人、為書院考慮一二。”

張承劍是山長的長子,他還有兄弟姐妹。山長觸怒天子,牽連到張家,有八成的概率。

山長坦然的一笑,道:“這要請子玉幫我善後。”

後果他怎麽不知道?但天子快要死了,到底何時呢?國家的損失越少越好!他身為何朔舉薦的諫臣,負海內之望,天子犯錯,他上書勸諫,是他的本分、職責。他並不畏懼死亡。

二十一年前,雍治天子政變前,他上書未果,選擇辭官創辦書院教書。二十一年後,他已經七十六歲,不想再選擇逃避!

賈環艱難的笑著。

讀書人,講的是仁、義、道,而非生死!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講的是:天地有正氣,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但是,現實啊!他和山長,在雍治天子心裏,現在是捆綁在一起的。山長觸怒天子,更增加天子對他的看法!他現在的局面,已經非常的艱難。

山長倒下,他、張家、書院系、怎麽善後?宋溥等人會不會政治追殺?不言自明!

山長寬厚的微笑,堅持道:“子玉,我知道很讓你為難。但有些事,我想做!國朝不僅有謝旋、華墨這樣的佞臣,亦有硬骨頭的大臣!若有不測,求仁得仁。青史必不罪我!余下的事,有勞子玉費心。”

這是他的選擇!

賈環眼睛微紅,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