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三月二十一日(第2/5頁)

……

……

三月十四日後的這幾日,京中的氣氛,便是如此的“平靜”。但這平靜的表面之下,蘊藏著激湧的洪流!

這便是雍治朝末期的政治氣候。其一,雍治天子的絕對權威正在逐漸的喪失。隨著他即將死去,他無力控制人心。有些大臣敢於違背他的意願。

人心渙散!更因紀興生流放、張安博的死,如此酷烈的手段,峻刻的性情,令天下的大臣們更期待新朝的到來!

其二,奪嫡之爭,還在暗中延續。雍治天子安排後事,讓吳王透露風聲:請立晉王。但隨著張安博、聞道書院一事而耽擱。就在三月十七日,西域一營兵將四千人抵達京城,事情似乎有些變數。

五軍都督府同知沈澄調一營西域兵替換京營。朝中當然是有反對聲。沒有人願意他手上實力增加。但,國朝歷年來慣例如此:選天下勁卒為京營。沈澄的本意是調兩營兵馬。博弈之後,只能調四千人入京。

西域來的兵,恐怕屬齊總憲影響力最大。但國朝名將沈遷沒有影響力?而沈遷是蜀王的大舅子。蜀王是楊皇後的絕對心腹。雍王系勢力大啊!

並且,最近沈遷似乎謀劃著什麽。有心人只要留意下沈遷最近的行蹤,再往奪嫡上想想,就會有無限的遐想。

雍治天子將要死了啊!如何站隊,朝中大臣,京中勛貴、世家們需要仔細衡量!

在暮春的美好春光中,京城的官場,充滿了腐朽、黑暗的氣息!死水般的平靜。而暗中,世家勛貴、官員們,正在私下裏串聯,緊密的溝通著。

驚蟄早就逝去。這平靜的湖面下,蘊含的不是驚雷。而是即將炸裂的血色熔巖!

……

……

這幾日中,在京中權力人們、貴人們串聯時,還有一些不起眼的、些微的日常事情正在京中各處發生著。

十七日上午,賈環的親兵高子重率四十多名親衛重回賈府無憂堂。奉命監視賈府的錦衣衛同知洪景著得知,報給錦衣衛指揮使邢佑、華墨得知。然而,錦衣衛不知道的是,混在親衛中的秦弘圖,拜見賈環。他是賈環一封手書,自西域召回。

十七日晚,沈遷在城中宴請西域來的眾將。四千人的聲勢鬧得極大。百姓、百官矚目。在某些人的解讀中,這是沈遷支持其父沈澄權位的舉動。警告魏其候程哲、京營參將一等伯烏永通等新武勛,別動歪腦筋。

但在文官們看來,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有些力量失衡了!

十八日中午,蜀王寧恪受謀士尹言所托,在府中宴請大舅子沈遷、其妻賈探春。探春與小姑子沈秀兒詳談甚歡。而前院裏蜀王、尹言、沈遷談的什麽,不得而知。蜀王隨後去宮中見楊皇後。

十八日晚,工部軍器局大使(正九品)馬循和拿著工部主事喬如松親筆信的神秘人相談,得銀十萬兩。軍器局管著國朝的兵器制造、存儲。裏頭有新鑄造的火炮百門。

二十日,齊馳受眾多文官所托,請沈遷過府一敘。酒過三巡,兩人在書房中閑談。

齊馳道:“於喬近日鬧得好大聲勢,朝中不安啊!”京中雖然有上十二衛十幾萬人,亦有京營八萬人。但,四千新京營,這股力量,還是讓朝臣們不安。

新京營中,疏勒軍占了三千人。這全部都是沈遷的嫡系。這是朝中的主流看法。而他本人,卻是深知,這些精卒,恐怕應該叫做賈環的嫡系!

沈遷解釋道:“保雍王而已。大帥有意管奪嫡的事?”

齊馳默然。只要不是造反,他就不想管。奪嫡之爭,他向來是不參與的。

雖說,士大夫必然支持嫡長子繼承制。但當今天子都是政變上台的。看看,當年支持嫡長子制度的大臣們,何等下場?他無意參與。只要寶座上坐的是當今天子的血脈即可。

譬如李唐當年,青史上可沒有人說效忠太宗、玄宗的大臣是佞臣!

……

……

時間在看似平靜的氛圍中迅速的流走。至雍治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這一天,是山長、葉先生、大師兄他們死後的第七天,頭七!賈環派賈蘭、甄寶玉代表他和留在京城中的書院弟子們前往妙峰山下祭祀。

他現在沒有臉見山長、大師兄他們!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他想要留在京中做一點事,告慰師友們在天之靈。今天是西域兵抵達京中後的第三天。

早晨時,朝霞橫亙在天際邊,在柔和的陽春三月中,這是令人愜意、享受的時光。

小時雍坊,建極殿大學士華墨在美妾的服侍下,梳頭洗臉、吃著早飯。

華大學士的早餐自是很豐盛。不同於賈環那種包子、雞蛋、豆漿。而是燕窩粥、羊肉、雞湯、熘鮮蝦等滋補品。

年方二八的美妾在一旁服侍著,笑吟吟的說著話。吳語儂軟,極其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