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3章 解試科舉(一)(第2/3頁)

他是郭百頌的次子郭修,這次郭百頌當副主考,兒子郭修就是聯絡人,很多郭百頌不好出面之事都由他來處理。

趙管家深深行一禮,郭修淡淡問道:“帶來了嗎?”

“帶來了!”

趙管家一擺手,兩名家丁將沉重的大箱子擡了進來,又退下去了。

郭修負手走上前,趙管家打開箱蓋,裏面白花花一片,都是一錠錠的官銀。

“這是兩千兩銀子,老爺說,事成之後再酬謝一千兩銀子。”

郭修凝視白銀片刻,眼中露出了貪婪之色,這就是今年解元的價格,三千兩白銀,但光有銀子還不行,還得看趙玉書自己的臨場發揮,若考砸了,就很難幫他了。

郭修將木箱蓋上,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聽說貴府衙內受傷了?”

趙管家恭恭敬敬道:“前不久從酒樓上摔下來,鼻梁不幸摔斷,現在已經好了很多。”

郭修意味深長道:“要當心啊!還有三天就考試了,這個緊要關頭可別再出意外。”

“這個我們也明白,老爺已經不準他出門了。”

郭修點點頭,“好吧!請轉告你家老爺,今晚我就把消息送進去。”

“一切拜托衙內了!”

趙管家告辭而去,郭修把自己府上的管家叫來,問他道:“老爺的藥送進去了嗎?”

“還沒有,在等公子安排!”

郭修立刻寫了一張紙條,交給管家道:“現在就去送藥,把這張紙條也一並交給老爺。”

……

三天時間眨眼便過,令無數考生既期待又害怕的科舉考試終於到來。

今年的解試一共考四場,比去年多一場刑律和詩,第一場是考兼經,也就是《論語》和《孟子》,要考一天。

第二場是重頭戲,考《三經新義》,這一場要考三天兩夜,考生們不準出來,需要住在貢院內;而第三場最重要,考策論,時間是兩天一夜;第四場是加考的刑律和詩,只考一天。

四場考試加起來要考七天三夜,不僅是全面考核士子的學識水平,同時也是對士子意志和體力的一次嚴峻考驗,若體力不佳,很可能就會熬不過這七天。

寅時正,也就是淩晨四點,李延慶一夜睡足,神清氣爽,他吃罷早飯便早早在大門口等候了,此時正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時候,夜色還很濃厚,外面漆黑一片,看不清道路。

好在客棧距離貢院很近,抄小巷走直線過去也就一盞茶的功夫,客棧五個夥計負責輪流挑著燈籠帶士子們前去貢院。

淩晨寒風凜冽,李延慶一邊搓手跺腳,一邊不時回頭張望,張顯和秦亮估計還在吃早飯,這讓李延慶有點不高興,約定好的時間早就過了,這兩個家夥怎麽一點都不守時?

這時,周春帶著四名同伴從客棧裏走出來,每個人都穿著厚厚的皮裘,周春一眼看見了李延慶,便走過來笑道:“賢弟和我們一起去吧!”

李延慶指了指裏面,“我在等他們,你們先去吧!”

洪大志拍拍李延慶的後背,“你的排名已經進前十了,好好殺一殺那幫太學生的威風,我們這些本土士子就指望你了。”

說來也好笑,酒樓打架事件後,李延慶開始被人關注,他在風雲榜上的排名居然上了一位,跳到第十名,而趙玉書則因發酒瘋,品行被扣分,跌了兩位,排到第三名,讓人始料不及。

李延慶笑了笑,“我會盡力而為!”

這時,一名夥計挑著燈籠走了過來,“去貢院的跟我走!”

等在門口的大群士子紛紛跟上去,周春抱拳笑道:“那我們先去了。”

“我馬上就來!”

眼看大群士子跟著夥計走了,李延慶心中未免有點焦急,這兩個家夥怎麽就這樣磨蹭?再不來自己就先走了。

又過了好一會兒,張顯和秦亮才急匆匆跑出來,“不好意思,剛剛到門口才發現忘記帶浮票了,又跑回去拿,結果找了半天。”

李延慶懶得理他們,明明昨晚上睡覺前就應該準備好的東西,居然還臨時去翻找,這種漫不經心的態度就很難考上科舉。

李延慶見兩人無精打采,還打著呵欠,便問道:“昨晚什麽時候睡的?”

張顯撓撓頭道:“看書看到一更時分,老李,你給我們的筆記我們只看了一半,那些條文實在太晦澀了,我準備今晚再熬夜好好看一看。”

《宋刑統》他們一個字都沒有背過,當然看得晦澀,李延慶便提醒他道:“最後一場才考刑律,先把精力放在前面幾場,別管刑律了,它占的分值不大。”

這時,又有一名夥計挑著燈籠出來,“去貢院,跟我走!”

李延慶叫了兩人一聲,三人便跟著夥計向貢院走去,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貢院廣場上,貢院廣場上已經聚集了數百名士子,四周站滿了軍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警戒十分嚴密,任何無關人員都不準靠近貢院,夥計也只能送他們到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