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2章 初到汴京(第2/3頁)

四人剛走到護城河橋上,一名士兵便奔跑過來,揮手攔住了他們,高聲喊道:“你們是什麽人,為何要攜帶兵器?”

嶽飛上前拱手道:“我們是相州武舉人,進京來武學報到,按照規定,可以攜帶兵器!”

“可有牒文?”

嶽飛連忙將三人的武舉牒文交給士兵,士兵打量一下幾人,目光落在李延慶身上,“你的牒文呢?”

李延慶微微一笑,“在下是來太學讀書,沒有攜帶任何兵器!”

李延慶的銅弓和短劍都交給王貴,他身上確實沒有任何兵器,士兵上前摸了摸了他的馬袋,這才奔回去,不多時又快步跑回來。

“驗證無誤,你們幾位請進吧!”

士兵把牒文交還給嶽飛,又對李延慶道:“太學生可以佩劍帶弓,倒不必這麽拘束!”

“多謝指教!”

四人催馬進了東京汴梁城,一進城門,一股喧囂熱鬧的氣息便迎面撲來,他們頓時融入了一個龐大而繁華的大都市之中。

……

雖然北宋末年之時皇帝昏庸,朝廷政治腐敗,各地官府加大了對平民的剝削和壓榨,稅賦極其沉重,但此時的京城汴梁卻繁華得令人嘆為觀止,也是中華歷史上最繁華的時期。

東京僅長住人口就超過百萬,還有數量更加龐大的流動人口,一幅清明上河圖便將汴京的繁華淋漓盡致地呈現出:街道縱橫交錯,民居鱗次櫛比,商鋪百肆雜陳,酒樓歌館遍設,招牌幡幌滿街,商旅雲集,車水馬龍。

舉個簡單的例子,汴京的娛樂商業中心叫做瓦舍,又叫瓦子,也就是後世綜合體的鼻祖,裏面吃喝玩樂樣樣皆有,商鋪密集,各種物品應有盡有,甚至連寵物店、貓糧店也屢見不鮮。

一處瓦舍中又設勾欄五十余座,每一處勾欄就是一座餐飲中心,或者百貨中心、或者表演中心,或者是比賽球場,勾欄頂上搭有棚子,風雨不侵,寒暑不懼。

最有名的一處勾欄叫做象棚,可容納數千人,但它也僅僅只是一處瓦舍中的五十多座勾欄之一,而象這樣的瓦舍在汴京至少有十余處。

就在這時,後面忽然傳來一陣喧嘩,有士兵喊道:“太子殿下入城,煩請各位鄉親讓一讓,多謝了!”

行人紛紛讓道,李延慶四人也讓到一旁,不多時,數十名騎兵列隊入城,隨即進來十幾名騎馬的年輕人,後面還跟著一輛馬車,兩邊有數百名士兵列隊保護。

為首是一名十七八歲的男子,只見他頭戴金冠,身著一襲白色襕袍,腰間束著玉帶,頭戴紗帽,長一張方臉,濃眉深目,皮膚十分白皙,李延慶遠遠注視著他,心中暗暗忖道:“看來這就是歷史上的宋欽宗趙桓了。”

“老李!”

隊伍中忽然有人大喊,李延慶不由一怔,這個聲音有點耳熟,難道是在叫自己?

這時,馬車停了下來,車簾拉開,只見裏面伸出一只胖手向李延慶揮舞,李延慶看到了一張南瓜一樣的胖臉,李延慶頓時笑了起來,竟然是大胖子鄭榮泰。

李延慶催馬上前,抱拳笑道:“正是巧啊!我剛到京城便遇到了鄭兄。”

鄭榮泰眉開眼笑道:“新年時我在家無聊,便想去湯陰找你耍,正好我爹爹要進京,就把我也帶進京了,在京城也瞎玩一通,昏天黑地的,老李,你怎麽現在就進京了?”

“呵呵!和你一樣,在家裏也是無聊,便進京來玩玩。”

“太好了,改天我帶你去瓦子裏耍耍,到了京城你就聽我的安排。”

這時,一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男子騎馬奔至,“三郎,你怎麽還不走,太子都等急了。”

他又打量一下李延慶,“這位是——”

鄭榮泰連忙道:“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在相州的好朋友李延慶,去年相州發解試解元,馬上要去太學讀書。”

那年輕男子對解元不感興趣,不過對方是鄭榮泰的朋友,看在鄭榮泰的面上,他向李延慶冷淡地點了點頭。

鄭榮泰又給李延慶介紹道:“這位是高太尉的衙內,是我們的大哥!”

李延慶頓時有了濃厚的興趣,眼前這個年輕人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高衙內嗎?

只見此人穿一身紫衣寬袍,腰束革帶,革帶上掛滿了各種小玩意,後頸插著一把大折扇,活像斬殺犯人時後面插的牌子一樣,長一張豬頭圓臉,稀疏的眉毛下是一雙小三角眼,形象實在猥瑣,和他比起來,鄭榮泰也算是器宇軒昂了。

當然,高衙內調戲林沖妻子只是小說情節,但高俅有兒子卻一定是事實,而且很可能不止一個,就不知道這位高衙內是什麽秉性?

不過李延慶也看得出來,這位高衙內一身虛肉,臉色蒼白,眼瞼浮腫發青,典型的酒色過度。

高衙內只是看在鄭榮泰的面上向李延慶點點頭,他對李延慶沒有一點興趣,他極為不耐煩地催促道:“你到底走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