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霸主因此而換位(第4/24頁)

有人發聲喊:“風緊扯呼!”

蝴蝶效應當場產生。

廣大晉國子弟兵就成了一群逃兵。

接下來的程序就很落套了。一群晉軍在前面瘋狂逃跑,猛醒過來的秦兵跟在板斧大漢的後面,發飆狂追狂扁。

戰鬥迅速變成一邊倒的形勢。

晉惠公的豪華馬車還在爛泥潭裏掙紮,那幾匹馬的身上已經鞭痕累累,跟重傷員沒有什麽兩樣。而這時,晉國皇家警衛部隊也覺得大勢已去,再在這裏死磕,除了自己死之外,沒有別的後果,因此也跑得一點不落後,丟下老大在那裏,誰也不管了。誰叫你這麽腐敗,打仗可不是來顯擺,又不是去紅燈區檢閱美女方隊,一定要用這種腐敗座駕。

晉惠公這時才知道,打仗還真不能搞腐敗,如果你一定要搞,那就是現在的下場。

韓簡倒很夠意思,跑過來要把老大從水深火熱的地方拉上來。

但秦軍答應嗎?

抓住對方的老大,是這次戰鬥雙方的共同心願。秦兵早已圍過來,大叫:“繳槍不殺,我們優待俘虜。”

晉惠公這次沒有開會討論,當場果斷宣布投降。

老大一投降,戰爭當場宣告結束。

一大批晉國大臣都跟著晉惠公走進俘虜營。

秦穆公過來,把晉惠公猛批了一頓。晉惠公這時已經徹底淪為弱勢群體,不住地聽著秦穆公的教訓,心裏卻不斷地罵娘——你這不是強盜邏輯是什麽?不是帝國主義的無恥行徑是什麽?明明是對晉國發動了侵略戰爭,都已經打到這個地方來了,我們抵抗一下難道是錯誤的?我是不給糧,可大周憲法的哪個條款規定不給糧就挨打?這個社會什麽你都可以做,但千萬不要做弱勢群體啊,千萬不要打敗仗啊。

當然,他這個敗仗雖然很多人都說是因為他以怨報德的結果,是非正義戰爭的結果,是必然要失敗的。其實,你也看到了,如果沒有那群斧頭幫的出現,現在掌握著發言權的可不是嬴任好同志,而是他姬夷吾站在豪華車上爽歪歪了。

但這個社會可不管你那麽多如果,這個社會講究的永遠是最後的結果——不管這個結果是如何導致的,它永遠是合理的。

秦穆公雖然大爽,可也知道,他現在能爽歪歪地大聲說話,完全是因為那群斧頭幫的出現,否則,現在他就得低頭去聽對方的責問了。

秦穆公這才回去找那群斧頭幫。

斧頭幫除了兵器整齊之外,其他都是破爛的,總共三百多人。

秦穆公問他們到底是哪一部分的?從哪裏來的?

原來他們是秦國的居民,戶口在秦國的梁山一帶。

梁山一帶的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因此,秦穆公一直喜歡到那裏打獵。秦穆公打獵不但講排場,而且時間跨度也不短,跟現在那些驢友進山一樣,常帶著幾天的幹糧,背著帳篷野外過夜。有一次,這哥們兒又去打獵,可第二天醒來時,發現幾匹年富力強的好馬不見了。

他馬上派人去四處尋找,找到一個山窩裏,見幾百號人在那裏大吃大喝,旁邊還放著幾張馬皮。他們不用嚴刑拷打就知道,肯定是這夥破破爛爛的家夥在夜裏發揚不怕黑暗的精神,偷了他們的馬,而且這夥人的膽子也大得要命,也不跑遠幾步,大概怕馬走遠路了,會瘦下去,就在這裏連夜加班加點宰殺,吃了個新鮮。

幾個人連忙跑回去向秦穆公匯報,當場強烈要求老大派我們大軍開過去,把這一群強盜搞定了。老大您想想,連國家元首的馬都敢偷,這夥人還會怕誰?所以,要趕快讓我們建立新功,為民除害。

如果是在別的時候,估計秦穆公會馬上發布剿匪命令,可近來心情特別好,聽了幾個馬仔的報告後,只是笑一笑,說:“咱這次的任務是打獵不是剿匪。我看這夥人其實都是善良勇敢的秦國人民,估計他們長期生活在底層,生活很苦,這才偷了老子的馬。我的馬就是全國人民的馬,也有他們的一份。現在他們既然殺了,就讓他們殺了。何況殺馬也不是什麽死罪啊。你們把這些酒拿過去,跟他們說,這些馬都是好馬,光有好馬肉吃,沒有酒喝,一點不爽。”

那群盜馬人打死他們也想不到,偷了馬還獎酒,當場都有點兒發傻——這是個什麽樣的社會啊?連他們都想不通了。但想不通是一回事,眼前有酒喝,就是好事。

他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之後,覺得他們的老大實在是天下最好的老大了。後來,聽說老大帶兵對晉國發動侵略戰爭,也不管這戰爭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反正孔老二後來說“春秋無義戰”,幫老大打仗,報答老大是永遠不會錯的。因此就都扛著斧頭狂奔過來。沒想到,來得太及時了,在老大已到最危險的時候,他們一掄板斧,就把敵人打得滿地找牙,最後還追得他們滿世界亂跑。這個功勞是說有多大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