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伍子胥的故事(第2/11頁)

楚靈王在仰望星空,然後說:“團長到了?齊國說起來也是個大國啊,怎麽現在都已經沒有人了?”

晏子一聽,知道這家夥還在玩,於是也裝著說:“怎麽沒有人?現在齊國的人多得很,估計不過幾年還得進行計劃生育,來限制人口的增長速度呢。”

楚靈王說:“既然有那麽多人,為什麽叫你這樣的人當訪問團團長?齊國的形象被你放矮了。”

晏子一聽,就笑了,這哥們兒這一手也太沒素質了,馬上就說:“我們齊國有個規矩,就是出訪上國,派的都是帥哥,都是高大威武的猛男;要是去訪問那些不入流的國家,也就只好派我這樣的人了。呵呵,要是沒有這個規定,我這輩子出國都難啊。我現在能公款出國旅遊一趟,還得多謝你們楚國呢。”

楚靈王又吃了個大虧,但還是不服氣。這哥們兒別的事沒什麽遠見,但在對付晏子時,很有前瞻性,估計一兩招兒還擺不平這個矮子,所以還留有一手在後面。

他在設國宴招待齊國代表團的時候,有幾個楚國的士兵把一個人帶了進來。那個人被捆得動彈不得,誰一見就知道這個家夥是個犯人。

晏子是什麽人?一看就知道又是來跟他比拼腦力勞動了。因為你看到哪次在外交場合上把犯人押進來的?

果然楚靈王就把會賓室當成刑審室,當場就開展訊問工作。他問:“這是誰?為什麽捆他?”

士兵回答:“這個人犯了盜竊罪,被當場抓獲。”

楚靈王繼續按他準備的台詞問:“他是哪裏的人?”

“齊國人。”

晏子一聽,差點笑了起來,這點兒水平也太低了吧?

楚靈王卻一點兒不覺得自己的水平太低,轉頭對晏子說:“我們楚國現在是和諧社會,小偷小摸早已成為稀缺品種。想不到齊國還能湧現出這麽多善於偷雞摸狗的人才,不光在本國偷,還不遠萬裏向楚國輸出盜竊人才。”

晏子只在一秒之內就給予了反擊,說出了那段關於“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論著。他的原話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大意是說,齊國公民在齊國的時候,個個都是模範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不光不偷不搶,而且撿到東西都還主動交給警察叔叔。哪知道,他們一到楚國,卻全成了小偷小摸。看來是楚國這裏的水土改變了他們。

楚靈王一聽,這才知道這哥們兒真的太有才了,自己再惹下去,全楚國人民的面子也全丟光了,便當場承認:“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水平高的人最好不要亂惹,俺現在是自取其辱了。

如果你只從這件事上看,就以為這哥們兒是個勇於承認錯誤、善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人,你就大錯特錯了。這哥們兒其實傲慢得很,總以為自己領導下的楚國現在強盛得不行,誰要是不服他,他二話不說,直接就開打,所以,他就很少住在首都,今天到這裏開辟戰場,明天又帶著部隊去那裏教訓一些不聽話的諸侯。

所有的人都知道,打仗並不是玩遊戲,而是花代價的,不光要死很多人,而且還要花很多現金。仗一打多,國庫就不斷地空虛,於是就不斷地進行稅制改革,小屁民們上稅的科目就越多,最後弄得全國人民都成了貧下中農。

而這哥們兒卻不管,打仗時不惜代價,沒事時仍然大搞建設項目。當然如果你修橋輔路,做些公益事業,給小屁民們享受點勝利的成果,那也沒有什麽。可這哥們兒做的全是自己的項目。他這些年來,到處開打,倒也讓很多諸侯怕了他,因此也曾主持召開過諸侯大會,與晉國一起分享過霸主的幸福。

這哥們兒認為楚國是諸侯的霸主,霸主就要有霸主的光輝形象,因此就在首都那裏建造了一坐占地四十裏、高三十仞的大宮殿,還取名叫章華台——誰說俺楚國沒有文化,你看這個名字,不是很有文化麽?估計這個規模是統計局的規模,有點誇張。因為一仞等於八尺,即相當於三米,那麽整個樓高就得有將近一百米。按當時的水平,真的能做到嗎?反正歷史書,在寫某個壞蛋的時候都是愛來個誇張。既然古人都誇張了,俺也就舍得跟著誇張一把。

大家看到這個宮殿一出來,便都去圍觀。看到這麽宏偉的宮殿,都說:“我們都差不多餓死了,原來老大還有這麽多錢。都說咱不明真相,現在還真不明真相了。”

楚靈王當然不把圍觀群眾的話當話,覺得只建了一個章華台,還不過癮,便又建設了大量的配套工程。然後他就天天在裏面吃喝嫖賭,天天唱著“誰不說俺楚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