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第3/10頁)

首先,在權力面前,要六親不認,所有的人都可以為了權力而把全世界除自己之外的所有的人當成敵人。然後,在權力面前,所有的人都可以利用,就是父子關系也是一樣。

趙武靈王最知道老師的力量。趙何得了個肥義做老師。肥義在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招牌下,讓趙何不把老爸當老爸做得天經地義。現在趙何在這個好老師的調教之下,已經成長為一個政壇老鳥,老練得趙武靈王都拿他沒有辦法。

於是,趙武靈王又把那個田不禮分配給趙章,讓他當趙章的好老師。

你想想,李兌都知道田不禮是個人品巨壞的家夥,善於發現人的趙武靈王還能不知道?他就是讓這個田同志去當趙章的老師。趙章本來就不服老弟了,以後天天在這個田老師的教導下,那個仇恨不暴發才是怪事。

田不禮這哥們兒本來是齊國的貴族,可在齊國混不下去了,就跑來趙國混,他向來覺得這個世界太對不起自己了,時時刻刻都想搞一搞。這時,他得跟趙章在一起,覺得趙章的處境跟自己是一個樣的。於是,就天天把大量的同情放到趙章的身上,等同情牌打得趙章臉上全是怒氣的時候,他這才大罵趙武靈王他媽的不夠意思。我們的傳統是什麽?是立長立嫡啊。現在怎麽了?不但不立長,更不立嫡。這不是存心把長子打死是什麽?

這他媽的太不厚道了。

你怎麽不爭這口氣呢?怎麽能天天去給那個小弟弟叩頭跪拜?

天下人都笑你啊。

趙章被奪走了接班人的位子,本來就很郁悶。他也僅僅是郁悶而已,其他心思還是不敢有的。可天天聽這哥們兒說這些理論,所有的想法便又激活了。

趙武靈王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進一步做出同情趙章的行動。他不跟趙何在一起,而是經常來跟趙章吃飯——其實大家都知道,他這是在為趙章站台,表明自己力挺之意。而且,他的夥食和其他待遇,都要做兩份——你是知道的,他的待遇是大王的待遇,別的人是不能享受的。可他硬要做兩份,自己一份,另外一份就讓趙章享受。

後來,趙何發現,趙章的所有排場跟自己一模一樣。趙何的心理就堵了起來。但他能說什麽?他的王位是老爸免費贈送的,現在老爸又把這個待遇送給哥哥,你能說什麽?你要是真的說出來,老爸的面上不好看。自己也成了不義之人。政治領袖最拿手的好戲就是,所有不義的事都可以做,但絕對不能去承擔不義之名。不義之事只能在黑暗裏下手,而且下手得越重越好。

趙武靈王之死(下)

情節繼續發展。

朝中的群臣一看,情緒就波動了。看來主父大人又要有所動作了。於是,很多人開始把友好的態度面對趙章了,一到節假日,都拿著土特產往趙章的府上跑,請他多多笑納。

趙章雖然不是國王,但他是國王的兒子,又當了多年的高官,對官場的潛規則有著深刻認識。看到大臣們都爭著過來向自己靠攏,覺得機會越來越大了。

於是,趙章的野心不斷地茁壯成長。

呵呵,那個王位本來就是他的,現在又要回到自己的手中了。

趙武靈王繼續培植趙章的這個野心。

他決定讓趙章也稱王。當然只是稱代王,把趙國一分為二,趙何繼續當趙王,而趙章當代王。

如此一來,兩王必出現矛盾。那時自己就可以大步走到前台了。

趙武靈王把肥義找來,說:“我很對不起趙章。讓他當個代王,可以吧?”

肥義堅決不同意。趙國好容易強大起來,只有瘋子才把這個剛剛強大沒有幾天的趙國分成兩份啊。

肥義不是笨蛋,剛開始時,他以為趙武靈王是覺得對不起趙章才有這個打算的。可他冷靜一想,趙武靈王是這樣的人嗎?這哥們兒從當趙國領導人以來,頭腦都清醒得要命,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就是為了剔除中山國,再統一北方,讓趙國史無前例地強大起來。他能不知道把趙國一分為二會削弱趙國的國力嗎?趙武靈王是一個搞分裂的人嗎?

絕對不是。

肥義這麽一想,就立馬知道趙武靈王內心的想法了。

於是,肥義的思想也波動了大半夜。

趙武靈王是他的老領導,一直重用自己。可現在自己是趙何的老師和相國了,該怎麽站隊才好呢?

可以說,肥義的站隊,對於趙武靈王父子是至關重要的。

後來,他想,自己是趙的相國,又是趙何的老師。目前趙何才是趙國的國家元首,是趙國的象征。對趙何負責就是對趙國負責。這是最合法的選擇。

這哥們兒很遵紀守法。

肥義是個天才政治家。他聽到趙武靈王的這個想法後,立刻知道,要是趙武靈王的這個計劃再深入下去,以趙氏父子的能力和性格,最後趙國有可能分成三個部分。趙何一部分,趙章會一個部分,而趙武靈王會又是一個部分。如此一來,趙國的結局會非常悲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