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離開揚州,萬民相送(第3/3頁)

何謂好官?以民意為己意,以百姓福祉為施政考量,這就是好官。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養肥豬。望諸君與我共勉。”

“好!”梁薪說話時周圍的人已經越聚越多,聽見梁薪說完,群眾們頓時爆發出一陣叫好聲。梁薪到揚州,造福的可不僅僅只是灶戶,更多是揚州百姓。鹽價的下降,直接關系著他們的民生問題。

以往七十文、八十文,有的時候甚至要一百文才能買得起一斤精鹽。使得精鹽都是富貴人家才能用得起的東西,貧苦人家漱口、做菜全都不敢用精鹽。但是現在不同了,四十文的鹽價,五十文的鹽價。百姓們都能夠承受,這一切全都是梁薪帶給他們的。

所以周圍的百姓們再度對梁薪行禮,齊聲叫道:“祝梁侯爺福壽安康,公侯萬代。”

說完,不知道是哪裏放起了鞭炮。擋在街道上的灶戶們散開,一群人敲鑼打鼓地送出一塊牌匾。牌匾上寫著:“百姓之福”四個大字。

看見那四個字梁薪臉上的神色有些變了。他自從任職官位以來,一直都順風順水,官越做越大。很多時候他做事的本意並非是想為百姓謀福祉,更多的是想多立功,做更大的官。掌握更多的勢力之後他才能保護好自己在乎的人,才有能力去扭轉那即將到來的靖康之恥。

收復燕雲三州、山東賑災再加上這次揚州鹽業整頓,梁薪這才發覺原來自己隨便做一件事就能給很多人帶來生活上的改變。他突然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有些重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吧。梁薪如是想到。

在揚州人民的歡送中,梁薪登上青竹幫的船只。浩浩蕩蕩的船隊送梁薪離開,岸上的百姓們不斷揮手叫道:“侯爺一路走好啊,侯爺一定要注意身體啊,侯爺一定要早點娶妻生子為大宋多培養幾個好官啊。”

“咳咳咳……”前面的話梁薪聽著都還不錯,後面那話頓時讓他被自己的一口口水給嗆著了。

船艙之中,梁薪提筆寫了一封書信,然後交給白乘風白老用飛鷹傳書先行送到了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