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9章 夜談(二)(第2/2頁)

而趙弘潤仿佛是看穿了司馬安心底的想法,笑著說道:“大將軍盡管做最有利的估計。”

“……”司馬安有些不快於趙弘潤那仿佛勝券在握的語氣,沉聲說道:“所余……五成吧。”

這句話的含義是,司馬安覺得殺光那四十余萬人,他碭山軍大概還能剩下五成左右。

不得不說,這絕對是“最有利的估計”,偏袒到就連身為當事人的司馬安都感覺有些臉紅的地步。

但趙弘潤根本無所謂,畢竟這筆賬,他擺明了是贏的。

“嗯,殺敵四十余萬,自損六千……呵呵呵。”他意義不明的笑聲,讓司馬安倍感尷尬。

“不過無所謂……話說回來,本王這邊選擇懷柔之策,戰績是‘殺敵四十余萬、不損一兵一卒’。那麽問題就來了,大將軍真以為,這兩者的優劣勢,僅僅只在於那六千人的自損麽?”說到這裏,趙弘潤搖了搖頭,正色說道:“不,這兩者優劣勢的差距,撇開那六千人的自損外,還得包括收納入我大魏的四十余萬楚民。這四十余萬人,在歸降我大魏後,每年上繳戶稅,便可達千萬大錢……二十年後,這四十余萬人,便會變成六十萬,甚至是八十萬,一百萬人,其中,男丁至少有十萬乃至二十萬的數目,這就意味著,我大魏可得至少十萬的兵源……”

在隨後的時間內,趙弘潤詳細地向司馬安計算那一筆筆由那四十余萬楚民所產得的“好處”,每算一筆,司馬安的眉頭便皺緊一分。

待算到最後得出明確的結論,即那四十萬楚民可供養起三支像碭山軍的這樣的軍隊時,司馬安屏著呼吸,一言不發。

畢竟在趙弘潤證據確鑿、條理分明的“證據”面前,他實在無從反駁。

最後的最後,趙弘潤誠懇地對司馬安言道:“大將軍,我大魏國民僅八十萬戶左右,國民數量約在六百萬左右。而南邊的楚國,其國民卻是我大魏的三四倍,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麽?……這意味著,楚國若是真欲對我大魏展開滅國之戰,十名農民中招募一人參軍,便可以招募至少兩百萬人的軍隊。兩百萬人,對於我大魏而言,這是什麽概念?這相當於我大魏三成的國民,相當於我大魏超過一半的壯年男丁,約六到七成左右……更關鍵的是,若是我軍得勝而楚軍戰敗,則楚國仍然有充足的兵源,甚至於,只要二十年工夫,他們便可恢復這一仗的損失;而倘若是我國戰敗呢?國內約六到七成的男人戰死疆場,到時候,會有多少戶吃軍餉的軍戶人家會餓死?這個後果,別說二十年,恐怕百年都不見得能恢復元氣……若是我大魏的國民人口亦如楚國那般,哪怕一時處於劣勢,亦仍有退路,反之,一旦戰敗,便是國破家亡,這就是國民人口多寡所造成的直接影響,亦是本王主張吸納外族人的原因,大將軍,這麽說你能理解麽?”

司馬安聞言默然不語。

趙弘潤都將這個道理分析到這種程度了,他又豈還會不明白。

可問題就在於,若是他認可了趙弘潤的這個觀念,這就意味著,他原先的觀念將被顛覆,以往他所堅定不移的信念,將會徹底坍塌。

當然了,這並不表示司馬安以往的信念有何錯誤,畢竟他身為一位大將軍,殺死外敵、排除一切可能會威脅到魏國的勢力,這並沒有錯。

只不過,他司馬安是站在“將軍”的立場看待這件事,而趙弘潤,則站在更高的位置,從“君王”的角度看待問題罷了。

對於一位君王而言,首先采取的永遠是懷柔之策,情非得已動用武力,那永遠是最後的選擇,畢竟自古戰爭“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嘛,一位賢明的君王,絕不會動不動就興起戰爭,除非是別有所圖。

比如,將國內百姓的階級矛盾轉嫁到對外戰爭的矛盾上去,緩和國民情緒;亦或是通過外交途徑卻無法解決問題,唯有動用武力等等。

因此,趙弘潤與司馬安的觀點其實都沒有錯,區別僅在於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罷了。

“我大魏,遲早會收復三川的,這一點,本王可以向大將軍保證。但是,本王會選擇更加柔和的方式,將三川之民接納到我魏人當中,逐步使其心悅誠服地成為我魏人中的一員,就如數百年前的梁國人與鄭國人……”

“……”

司馬安聞言望了一眼趙弘潤。

倘若說換做其他人,他並不會相信,可換做是這位去年擊敗了楚國,並成功將四十余萬楚民拉到魏國的肅王,司馬安仿佛隱隱有種“這位肅王殿下的確能辦到”的錯覺。

但與此同時,一股悵然若失的感覺亦浮起於司馬安的心頭。

“即是說,某……無用武之地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