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技高一籌

在與韓王然達成私下協議後,趙弘潤這才“恍然大悟”地認清了嚴譽、審蜚那兩位士大夫的身份。

雖然作為勝方,趙弘潤的態度談不上有多少尊重,但嚴譽、審蜚二人還是有種揚眉吐氣般的快感,畢竟昨日,他倆明明是主副使,卻被眼前那位魏公子潤當做韓王然以及蕩陰侯韓陽二人的隨從,可是讓他們憋屈不已。

在和議談判時,嚴譽、審蜚二人口述釐侯韓武授意的協議,聽得趙弘潤眉頭緊皺,很不滿意。

因此,趙弘潤沒有等嚴譽念完,便開口打斷了:“行了,剩下的不用念了,光是頭一條本王就很不滿意……戰敗就是戰敗,此時再往臉上貼金有意思麽?”

審蜚聞言正色說道:“姬潤公子明鑒,眼下我武安尚有力挫貴軍之力……”

“那就接著打唄!”趙弘潤打斷了審蜚的話,冷笑著說道:“無論是半載、一年,亦或是兩年,本王可以奉陪!”

嚴譽、審蜚聞言對視一眼,默然不語。

其實有句俗話能夠很形象地用來形容眼下的魏國與韓國的處境:麻杆打狼兩頭怕。

平心而論,趙弘潤是極其不情願與韓國打持久戰的,畢竟若是他魏國陷於戰爭泥潭,於國內國力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正因為這樣,趙弘潤前一陣子才會采取速攻的戰略,想著盡快結束這場仗,回國發展基礎國力。

畢竟他有太多太多的工程項目要展開。

比如說,有了水泥後,趙弘潤可以攜手工部,對國內的道路展開修繕工作,就算暫時無力用水泥路取代國內的道路,但最起碼修建幾條大道出來,比如“成臯關到大梁”、“大梁到商水”、“大梁到河東”。

而他之所以擺出有意繼續用武力使韓國屈服的強硬態度,那是因為他很清楚韓國更希望盡快結束戰爭。

畢竟目前韓國的邊軍,有將近一半被聚集於武安,導致“太原郡”、“上谷郡”、“漁陽郡”三地的守備力量非常薄弱,一旦韓國境外的林胡、匈奴、東胡趁虛而入,韓國勢必將受到巨大的損失。

甚至於,這個損失比對魏作戰失利還要大。

趙弘潤甚至懷疑,去年年初的時候韓國突然退兵采取守勢,其實並非是其國內的軍糧出了問題,而是邊境外的狄戎作亂,使得韓國暫時將注意力轉移到邊境這邊。

在趙弘潤的威迫下,嚴譽、審蜚二人最終扭扭捏捏地承認了韓國戰敗之事,但是在洽談戰敗賠償方面,雙方再次出現了分歧。

武安那邊的意思是,魏軍交還邯鄲,退離邯鄲郡,則韓國認可上黨郡復歸魏國所有。

對此,趙弘潤嗤之以鼻:上黨郡早已被他魏軍攻陷,就算韓國不認可又能怎樣?

不服接著打啊!

反正他魏國沒有什麽後顧之憂。

最終,嚴譽、審蜚沒有辦法,只好詢問趙弘潤想要的條件。

正如武安所料,趙弘潤將主意打到了太原郡那邊。

畢竟說實話,邯鄲郡也好、巨鹿郡也罷,魏國對於這兩塊土地其實並沒有什麽渴求,要土地的話,宋郡那麽大的一片地,魏國至今還未消化呢。

但是對於太原郡,魏國歷來頗為眼熱。

因為太原郡,有韓國建設的許多牧場,這些牧場非但放牧戰馬,而且還蓄養有牛群、羊群。

在得到三川郡後,魏國對於羊群的需求並不大,但是戰馬與耕牛這兩項資源,魏國仍然極為緊缺。

因此,若能得到太原郡的牧場,這對於魏國而言,將是很大的助益。

唯一的弊端是,倘若魏國的領土延伸到太原郡,這就不可避免將與胡人接壤,也就是說,胡人日後在繼韓國之後,有了第二個可以搶掠的對象——魏國。

不過相比較魏國得到的好處,趙弘潤認為這些威脅不算什麽。

胡騎再是悍勇,也不過是與韓國騎兵打地平分秋色,既然魏軍已有了武罡車這種對付騎兵的利器,不再向之前那樣畏懼騎兵,那麽自然也就不會畏懼胡騎。

因此,趙弘潤一張口就要整個太原郡,縱使是此刻已對趙弘潤心生好感的韓王然,在聽到那句話後亦不由側目,一臉驚詫。

而蕩陰侯韓陽與嚴譽、審蜚二人,更是目瞪口呆,驚地說不出來。

雖說漫天開價、坐地還錢,可也沒有這樣的吧,一張口就是整個太原郡?你怎麽不說要整個韓國呢?

於是,嚴譽、審蜚二人幹脆就當沒有聽到這句,拋出了釐侯韓武授意割讓給魏國的城池——“中陽”、“平周”、“離石”、“藺”。

看著平鋪在案幾上的地圖,趙弘潤皺眉思忖著。

不可否認,武安還是比較爽快的,一口氣拋出了四座城池,甚至連“離石”都割讓了。

要知道,西河離石城,向來是韓國用來阻隔魏國與胡人的要塞級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