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勸退

桓王趙弘宣的書信,在三日後便送到了大梁,交遞於長皇子府上。

在得知此時後,長皇子趙弘禮起初感到十分高興,畢竟半個月前,在桓王趙弘宣尚在淇關、淇縣一帶的時候,就曾寫過一封信給趙弘禮,約定待等趙弘宣回到河東,再將安邑縣內北一軍的整頓近況寫信告訴趙弘禮。

這份尊重,讓趙弘禮愈發覺得他並沒有所托非人。

事實這個時候,長皇子趙弘禮早已失去了對北一軍的控制,畢竟當初趙弘宣與周昪整頓全軍的時候,非但將雍王黨、襄王黨排擠了出去,就連東宮黨亦一個個退出了,使得如今的北一軍,已全在桓王趙弘宣的控制下。

而在這種情況下,趙弘宣仍然記得他與趙弘禮曾經彼此許下的約定,將整頓北一軍的進展詳細地寫信告訴趙弘禮,這讓趙弘禮非常感動。

尤其是在長皇子府如今門庭羅雀、無人問津的情況下。

可是待等趙弘禮拆開書信瞅了兩眼,臉上立馬就掛上了困惑的表情,因為這份書信,雖然投遞的對象是他趙弘禮,可信中擡頭,寫得的卻是駱瑸的名字。

而信中的內容更讓趙弘潤感到納悶了,居然是幾句勸駱瑸莫要好高騖遠、莫要盡想著不勞而獲的勸告。

“這什麽意思?”

趙弘禮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遂叫府上仆從將駱瑸從書房請了出來。

片刻後,駱瑸來到前廳,接過趙弘禮手中的書信仔細觀閱,在仔細琢磨了一番後,他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眼眸中微微閃過一絲失望。

不得不說,趙弘潤小看了國內那些趨利的貴族們。

對於那些貴族們而言,趨利乃是天性,因此怎麽可能忽略上黨郡那座寶庫?

要知道在上黨郡,連在天門礦場組織人手挖石頭的人都能暴富,更何況上黨還有許許多多肥沃適合耕種的土地,還有“黍”這種當地人用來釀酒的作物——事實上單憑“上黨黍酒”這一項,就足以吸引國內的貴族們趨之若鶩地撲向上黨。

但為何這些貴族們至今仍在觀望呢?

道理很簡單,就像周昪對趙弘宣所說的,上黨郡的利潤雖豐潤,但作物需要耕種、礦石需要開采,換句話說,只有投入人力物力才能得到收獲,短時間內無法暴富;而河西呢?卻可以直接去搶掠羌胡戎狄的財富,去搶掠那些數不清的牛羊馬匹,一日之間富甲一方也不足奇。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的貴族們紛紛伸長脖子瞅著河東四縣,想看看能否再次從那位肅王殿下手中分一點利益,只有那些自認為沒有能力與那位肅王殿下扳手腕的貴族,這才老老實實地組織家仆與奴隸,前往上黨。

當然了,雍王、襄王、慶王他們看重河東四令,倒不是出於金錢上的利潤,而是在於權柄,或者幹脆點說,是兵權。

如今,國內貴族圈子裏彼此心知肚明,根據“魏韓邯鄲和議”,韓國將出動兵力替魏國打下河西之地,作為此番戰敗的賠償。

這是無償的,至少在國內貴族們看來是無償的——他們才不會去管,為了得到河西之地,魏國已與韓國秘密簽署聯合驅逐林胡的戰略聯盟。

而這件事中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即派往河西的駐軍!

韓人的軍隊就別指望了,這群人替魏國打下河西就已經是仁至義盡,還指望他們幫魏國駐守,抵禦羌胡的反撲?想都別想!

反過來說,倘若韓國果真那樣做了,相信魏國這邊反而不放心呢。

那麽問題就來了:國內哪支軍隊適合移調河西呢?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絕大多數的魏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肅王軍”。

但事實上,肅王軍是無法也無力駐軍河西的,因為肅王軍的駐地是“商水郡”,在魏國的南面,商水郡有多達六個縣的土地需要駐軍。

要不是楚國國內,楚王熊胥日漸老邁,似暘城君熊拓、固陵君熊吾、溧陽君熊盛等楚公子彼此鬥得不可開交,且與商水郡接壤的楚國平輿邑,又是將羋姜、羋芮視為親妹妹的暘城君熊拓的領地,再加上趙弘潤與暘城君熊拓至今為止仍然牢固的私下結盟,趙弘潤根本不敢抽調十萬肅王軍前赴北疆參戰,只在商水郡留下兩三萬預備役。

還有一個原因是,地盤太大、權柄太重,很容易讓趙弘潤成為被針對的對象。

別以為趙弘潤不參與大位的爭奪,就不會有人刻意針對他,事實上,他放棄皇位的爭奪,充其量只是他的兄弟們不將他視為勁敵,但除此之外趙弘潤曾經得罪過的人呢?

太叔公趙泰汝、鄭城王氏、上將軍府府正晁文棟、原陽王父子、吏部,等等等等,瞧不得趙弘潤好的人,能從大梁的西城門排到東城門。

因此,肅王軍是不可能駐守在西河一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