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堂審

十一月下旬,苑陵侯酆叔狀告肅王趙潤,這件事在大梁城內引起軒然大波,成為大梁臣民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這種情況下,刑部、大梁府、內侍監以及青鴉眾,紛紛出動,希望遏制這股對肅王趙弘潤不利的輿論,然而,由於這件事在短短一兩日便傳遍了全城,以至於這四股勢力分頭行頭,居然也未能將這股輿論壓制下去。

鑒於這個結果,朝廷終於按耐不住了,終於在十一月二十五日,由垂拱殿下達通告,著“大梁府府正褚書禮”、新任“刑部尚書唐錚”、“大理寺卿正徐榮”三人共同徹查此案。

在接到垂拱殿的授命後,大梁府府正褚書禮不知所措,原因很簡單,因為此案的被告乃是肅王趙潤,倘若此案有何閃失,那他這個大梁府府正,多半也是當到頭了。

想了想,褚書禮先派人請來刑部尚書唐錚與大理寺卿正徐榮,此案的三位徹查主官在大梁府內先碰了個頭。

不得不說,不光褚書禮對此不知所措,唐錚與徐榮亦暗自叫苦。

期間,徐榮苦笑著說道:“此案應當由宗府裁斷才是啊。”

這話不假,在魏國,但凡是牽扯到王室子弟,基本上都會由宗府出面裁斷,而肅王趙弘潤,更是姬趙氏王室的嫡系成員,牽扯到他的案子,居然讓大梁府、刑部、大理寺三者裁斷,這讓褚書禮、唐錚、徐榮三人在意外之余,苦笑不已。

當然,他們三人心中其實是清楚的原因的——為了避嫌。

畢竟朝中眾所皆知,目前在宗府執掌大權的,並非擔任宗正的趙元儼,而是擔任宗令的怡王趙元俼。

不誇張地說,“宗令”之職,看似是“宗正”的佐官,但實際上,卻已架空了後者的權柄。

而這位目前在宗府執掌大權的怡王趙元俼,恰恰正是從小最疼愛肅王趙弘潤的六王叔。

在當初肅王趙弘潤不受魏天子器重的時候,趙元俼與趙弘潤這對叔侄,感情勝似父子。

因為這件事,大梁曾經甚至傳出過一則謠言,說怡王趙元俼疼愛肅王趙弘潤,曾因為其並無一子半女,遂懇請魏天子將後者過繼於他,只可惜被魏天子所拒。

因此,由於此番的被告恰恰正是肅王趙弘潤,宗令趙元俼為了避嫌,就不應當出面了,否則,縱使此案最終由宗府查證與肅王趙弘潤並無關系,也難以得到大眾的信任。

“兩位大人對此如何看待?”褚書禮詢問唐錚與徐榮道。

聽聞此言,徐榮捋著胡須笑道:“還是先聽聽唐尚書的高見吧,唐尚書可是周尚書的得力助手。”他口中的周尚書,指的即是遇害的上任刑部尚書周焉。

因為三人當中徐榮年紀最大而唐錚年紀最輕,因此,見徐榮話已說到這份上,唐錚亦不好推辭,皺著眉頭說道:“唐某以為,此事應該不會是肅王所為……肅王的脾氣性格如何,相信兩位老大人多少也清楚,像是會縱容部卒公報私仇的人麽?”

“唐大人的意思是,苑陵侯等人構陷肅王?”大梁府府正褚書禮皺眉說道:“可構陷這是重罪啊,更何況構陷的還是一位皇子……”

聽聞此言,唐錚苦笑著說道:“這也正是唐某想不通的原因……似苑陵侯等人,應該構陷皇子是何等的罪名,輕則削爵、重則充軍,實在想不通他有何理由與底氣敢這麽做。”

“唐大人的意思是……”大理寺卿正徐榮的面色微微有些變了。

見此,唐錚連忙擺了擺手,解釋道:“不不不,徐大人莫誤會,唐某並未懷疑肅王,唐某只是覺得,只有在一種可能下,苑陵侯等人才敢……不,才會這麽做。”說著,他看了一眼褚書禮與徐榮,壓低聲音說道:“比如說,被逼無奈,不得不兵行險招……相信這幾日肅王的舉動兩位大人也看在眼裏,肅王拉攏成陵王趙燊等人,卻將苑陵侯酆叔等人推到對立面,可見肅王心中已有根治國內貴族的心思。可能苑陵侯酆叔等人亦看清了形勢,認為禍事就在眼前,因此來個先下手為強,攪壞肅王的名聲,聯合國內貴族抵抗肅王的打壓,這就說得通了。”

“言之有理。”

大梁府府正褚書禮與大理寺卿正徐榮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而就在這三位大人在大梁府小聚商議的時候,在肅王府的書房內,趙弘潤亦一臉冷笑地與宗衛們說著這件事。

身為當事人,趙弘潤自然最清楚他有沒有派人去做這件事。

答案當然是沒有——除非他腦袋被門板擠了,才會下這種命令。

可關鍵在於,在當日慶王府的那場筵席上,他趙弘潤確實曾在眾目睽睽之下說出“要叫鄢陵軍去攪和苑陵侯名下店鋪”這話,沒想到,事隔半月,苑陵城內那些苑陵侯名下的店鋪,居然還真的遭到了不明人士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