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沒有退路的戰爭

“嗚(wǔ)——嗚(wū)——”

“嗚(wǔ)——嗚(wū)——”

隨著幾聲響徹天際的悠長號角,五萬商水軍與兩萬川雒聯軍在函谷山下排列好陣型,更有數十架投石車被推到陣列前方。

顯而易見,魏軍這是準備強攻“函山秦軍連營”了。

在得知這個緊急軍情後,在函谷秦營中,武信侯公孫起當即下令全營將士做好應戰準備,隨即,他帶著秦少君來到營寨轅門處的一座眺望台,登高眺望山下的魏軍。

平心而論,幾萬人的軍勢,武信侯公孫起不是沒有遇到過,甚至於,當初秦國與西羌開戰,與隴西魏氏開戰時,別說幾萬人,就算是幾十萬的軍勢,也不是罕例。

當然,這裏所說的幾萬、幾十萬,指的是包括“非正規軍”在內的軍隊。

所謂的“非正規軍”,這個範圍非常大,比如秦國的“黥面”、齊國的“技擊士”、楚國的“糧募農兵”、三川的“奴隸兵”等等。

這些非正規軍,衣甲不齊,裝備落後,實力也是良莠不齊,兇悍的有如秦國“黥面”,縱使的兵甲齊全的齊國正規軍士卒也不見得會是前者的對手,但更多的則是像楚國的“糧募農兵”那樣,欺軟怕硬,幾乎只能打打順風仗,而一旦己方戰況不妙,這幫人非但起不到力挽狂瀾的作用,甚至於反而會加促潰敗。

但也有國家,采取“非教而不得征”的規定,比如韓國,比如魏國。

不可否認,魏國沒有像楚國那樣擁有“四百萬極限可征兵源”的底蘊,隨隨便便就能拉起一支百萬大軍,但魏國的軍隊,基本上是訓練滿一年才敢投入戰場的軍隊,這就使得魏國步兵的質量,非常精通沙場作戰——當然,韓國的軍隊亦是如此。

就比如眼下在函谷山下,盡管皆是受魏公子姬潤統帥,但魏國商水軍與三川川雒聯軍這兩者,在軍容上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相比較亂亂糟糟的川雒聯軍,那五萬商水軍列隊整齊、緘口不言,光是站在那裏,就讓在山上窺視秦軍感到莫名的壓力。

縱使是武信侯公孫起,亦忍不住在心底稱贊一聲:這是一個可怕的對手!

“商水軍……”

望著山下那支魏軍,秦少君、王龁等參加過前年“魏秦三川戰役”的將領們,此刻皆露出了極為凝重的表情,而其余未曾參加過當年那場戰爭的秦軍兵將們,則用帶著好奇、審視的目光,打量著那支魏軍,仿佛是想看看那支魏軍是否如傳聞的那樣無可匹敵。

還別說,“魏公子潤”與其麾下“商水軍”、“鄢陵軍”,這三者在秦國的知名度非常高。

絕大多數的秦人都不知道當代的魏王叫什麽什麽,有幾個兒子,但是,至少八成的秦人,都知道“魏公子潤”的名諱——姬潤。

無他,只因為前年“魏秦三川戰役”時,這位魏國的公子,讓太多的秦人飲恨於三川,埋骨異鄉。

也正是因為這樣,向來進攻欲望極強的秦軍,這回乖乖聽從武信侯公孫起的戰術安排,采取了“寓攻於守”的戰術。

(注:寓攻於守,與“防守反擊”有一定差異。前者簡單地說,就是在防守的期間隨時準備著伺機進攻,一旦抓住敵人的破綻或重大失誤,就果斷出擊重創敵軍,一句奠定優勢或摧毀敵軍的優勢;而後者,則側重於用嚴密的防守讓進攻方失去銳氣,隨後在進攻方準備撤離的前後,驟然發力,將進攻方打敗,然後乘勝追擊,追殺一波。)

若非如此,從一個“以戰養戰”國家走出來的軍隊,會采取弱勢的戰術?這是無法想象的。

而與此同時,山下的魏軍,已將那數十架投石車推上了陣列前方,正在調試著方向,似乎是準備將函谷秦營作為轟擊目標。

“這個距離……”

商水軍兩千人將谷陶目測著與函谷秦營的距離,心下暗暗默算著。

谷陶,是商水軍中最擅長指揮投石車部隊的,因為他指揮投石車部隊的次數,比其他任何將領都要多,尤其是在去年進攻“皮牢關”的時候,谷陶指揮的投石車部隊與千人將屈塍等人的精銳步兵隊配合行動,在戰術上了徹底碾壓韓將靳黈。

但問題是,上次谷陶部使用的是由冶造局打造的精良投石車,而這回由於時間倉促、運輸不便等問題,商水軍並未攜帶由冶造局打造的投石車,面前的那幾十架投石車,只不過是他仿造圖紙打造出來的次等品,在這種情況下,縱使谷陶有著指揮投石車的諸多相關經驗,說實話心裏也有些忐忑。

好在趙弘潤下達的是“焚盡這片山林”,而函谷又是一片連綿幾十裏、縱深很深的山陵,因此,只要不是偏地太厲害,還是可以接受的。

“放!”

隨著谷陶一聲令下,一架投石車砰地一聲發出巨響,將一枚與石油桶等重的石彈,高高拋射出去,隨即,轟隆一聲砸在函山的半山腰,驚起一群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