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紛聚大梁

當晚,趙弘潤在陽夏的縣令府設宴款待了平輿君熊琥,由於彼此已達成共識,因此賓主和睦、其樂融融。

待等次日大清早,平輿君熊琥便告辭了趙弘潤,返回平輿邑。

而在同日,趙弘潤也下令叫青鴉眾派人前往楚地,傳播“魏公子潤不日即將率軍復討楚國”的謠言,一方面方便暘城君熊拓“借勢”,一方面也是暗示楚國乖乖將戰敗的賠款主動送過來。

此後又過了兩日,趙弘潤再次收到了來自大梁的催促文書,原來是朝廷催促他盡快帶著此戰有功之士,前往大梁接受封賞。

雖然對於這所謂的封賞,趙弘潤本人並不看重,但是他也知道,他麾下的將領們,可是眼巴巴地等著呢,因此,在將杞縣、圉縣、襄邑、己吾、陽夏等縣耕種的農田移交給遷居回來的當地官員與百姓後,趙弘潤很幹脆地就帶著一大幫人前往了大梁。

這次迎賀凱旋,趙弘潤算是逃不掉了,因為這事,禮部尚書杜宥還特地派人專程囑咐趙弘潤:請務必莫要像以往那樣,悄然回城,讓辛辛苦苦籌備迎賀之事的禮部白忙碌一場。

五月初,趙弘潤帶著秦少君、羋姜、陽泉君贏镹、王陵等人,還有伍忌、翟璜、南門遲等有功之士,象征性地帶了五百名商水軍、一百名鐵鷹騎兵、一百名遊馬軍,抵達了大梁。

同時抵達大梁,還有他弟弟桓王趙弘宣,五叔禹王趙元佲,還有諸如韶虎、龍季、羿孤、趙豹、百裏跋等幾位魏國將領。

兩者的區別在於,趙弘潤是因為在陽夏等縣協助當地的農耕,耽誤了回大梁復命的日期,而桓王趙弘宣以及韶虎、龍季、百裏跋等人,則是因為一路追擊壽陵君景舍的潰兵,才姍姍來遲——事實上追擊楚國潰軍的後半程,趙弘潤實際上已經將指揮權移交給了弟弟桓王趙弘宣。

當然,事實上那個時候,楚國潰軍已幾乎沒有絲毫反擊之力,桓王趙弘宣有沒有指揮權都無所謂,純粹就是追擊上去接收俘虜,白撿功勛而已。

五月初五,得知趙弘潤、趙弘宣、趙元佲等人回歸大梁,禮部特地組織了全城臣民出城迎賀。

事實上前半個月,禮部已陸陸續續組織迎賀隊伍,迎接了武信侯公孫起、長信侯王戩與王龁等人率領的“秦國盟軍”,南梁王趙元佐與魏將姜鄙的“鎮反軍”、“北三軍”,臨洮君魏忌與司馬安、聞續的“河東魏師”,燕王趙弘疆的“山陽軍”,除此以外,還有成陵王趙燊、安平侯趙郯等魏國貴族。

目前,只剩下趙弘潤、趙弘宣、沈彧等一批參與“魏楚雍丘戰役”的軍隊與將領了。

相比較迎接其他軍隊,今日迎接肅王趙弘潤的大梁百姓心情更是激動。

也難怪,畢竟百戰百勝的某位肅王殿下,每次在率軍凱旋回到大梁時,卻格外的低調,甚至於有時候出於某些原因,很少在大梁百姓面前露面,以至於在如今的大梁,雖然“肅王趙潤”的威名響徹整個大梁,但事實上真正親眼見過趙弘潤,得知他究竟長什麽樣子的大梁百姓,卻很少很少。

也正因為這樣,當趙弘潤等人在禮部樂官的鼓樂齊鳴中,緩緩從遠方進城城內時,城門內外兩旁的大梁百姓,皆翹首相盼,爭先恐後般想瞧瞧那位肅王殿下的真正模樣,這讓負責維持治安的兵衛與禁衛壓力劇增。

按理來說,這支回城隊伍身份最高的,乃是禹王趙元佲,但年過四旬的禹王趙元佲,早已過了顯擺出風頭的年紀,雖借口身體狀況不佳,讓趙弘潤、趙弘宣兄弟二人騎馬引領整支隊伍,接受幾萬乃至十幾萬大梁百姓的迎賀。

可能是頭回得到如此規格的迎賀,桓王趙弘宣不禁有些心虛,偷偷問兄長趙弘潤道:“哥,咱是不是得說些什麽?”

趙弘潤聞言搖頭失笑。

其實對於趙弘宣所提的這件事,歷來並沒有什麽慣例,心情好,朝著那些大梁臣民招招手,心情不好,就跟南梁王趙元佐入城時那樣,一臉陰沉,都沒有人會多說什麽——全看各人的心情。

不過既然趙弘宣提及了此事,趙弘潤覺得,既然大梁百姓不顧寒風在此迎賀,他的確應該說些什麽,給予這些人尊重。

於是,他在經過城門口前,勒住韁繩,在馬上拱手抱拳,朝著四方圍觀的百姓施禮,口中說道:“趙潤惶恐,所幸未曾辜負諸父老重望。”

很謙遜的一句話,引起了圍觀大梁百姓的強烈反響,不少年輕小夥不禁大聲喊著諸如“肅王”、“肅王威武”的口號,讓場面愈發火熱。

在馬車中看著這一幕,禹王趙元佲不禁有些感慨。

因為想當年,在他與南梁王趙元佐的那個時代,大梁城內年輕小夥,亦是這般欽佩、熱切地對待他們,爭相入伍“禹水軍”與“順水軍”,使得這兩支軍隊成為當時魏國繼“(初代)魏武軍”後最強盛的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