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3章 遷都爭議(二)(第4/4頁)

“此事就交給微臣,待早朝過後,微臣便去探望儼王爺。”介子鴟自信滿滿地接下了此事。

當日,在已推遲至午後的所謂早朝中,內朝大臣介子鴟在朝會中提及了遷都之事。

聽聞此言,朝中百官鴉雀無聲,紛紛環視殿內其他大臣的態度。

顯然,遷都的消息走漏,這些大臣們早已得知了遷都之事。

但是作為朝臣,這些大臣們倒也能做到一切以國家利益為上,更何況,介子鴟的遷都之策,確實能有效地改善國內目前土地分配不均的狀況,因此,倒也沒有誰提出什麽異議。

當然,不反對,並不代表這些大臣們支持遷都,倒不是針對介子鴟或者誰,關鍵於在於三川郡那一帶太落後了,能擺上台面的,也就只有一個雒城,而且還是一個充斥著眾多川民、龍蛇混雜的雒城,這讓諸大臣們對新都的前景報以濃濃的憂慮。

相比較之下,反而是後來潁水郡、尤其是梁郡境內的貴族、世族勢力的反對聲音更大。

不過當日,朝廷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就按照介子鴟所言,先放出遷都的消息,鼓勵潁水郡的百姓遷往三川,緩解潁水郡境內人多地少的現象。

至於確切的遷都日期,等雒城那邊造好了新都再說。

粗略估計,確鑿的遷都日期,可能最起碼得三五年的工夫。

當然,在此之前,趙弘潤得先跟川雒聯盟打聲招呼,看看那些川民的首領是否願意為朝廷出資,建造新都,否則,一切都是白談,畢竟目前的魏國正要大力展開國內建設,是不可能花費大量金錢去重新建造一座王都的。

不過事實證明,川雒聯盟的首領們當中絕大多數對此欣喜萬分,比如綸氏部落的族長祿巴隆,在得知朝廷的意向後,當即日夜兼程趕來大梁,作為川雒聯盟的代表,與大梁朝廷商議此事。

唔,他是坐船來的,因為這位曾經的羝族勇士,在享受了許多年的奢華安逸的生活後,早已失去了戰士的健壯體型,以至於當趙弘潤再次見到祿巴隆時,他簡直難以相信,眼前這個大腹便便、打扮地跟魏國鄉下土財主似的家夥,居然是曾經身先士卒對抗他魏軍的羝族部落勇士之一。

意外歸意外,商談的結果很順利,正如介子鴟所判斷的那樣,祿巴隆代表川雒聯盟,表示願意替朝廷出資建造新都,不過作為條件,他希望朝廷能授予他們貴族的封爵。

對此,趙弘潤與朝廷表示毫無問題: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虛爵而已,用它來換取看得見、摸得著的金錢,簡直就是無本萬利。

事實上,這件事之所以如此順利,這跟魏國歷年來對三川郡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禮部不遺余力的文化攻略下,如今三川郡境內的川民,幾乎七成以上都能聽得懂魏言,學著像魏人那樣穿著打扮,刨除他們並未拋棄自己的傳統,仍時不時地舉辦屬於他們自己的慶典以外,其余跟魏人也沒有多大差別。

因此,川民融入魏人當中,不能說毫無阻力,但是這個阻力是非常小的。

尤其是等到年長的一倍過世,待等那些從小學習魏國文化的川人長大,到時候,川民與魏人或將徹底消失界限。

在經過一番商議後,新都的建造地點,選定在“雒水”與“伊水”交匯處的河岸北面,地處雒城西北方大概二十余裏處,由川雒聯盟出資、由朝廷工部負責派人建造。

至於這座新城的名字,朝廷命名為“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