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4章 睢陽之戰(一)(第2/3頁)

原因很簡單,因為上梁侯趙安定不認為自己能夠擋得住楚固陵君熊吾的軍隊。

這也難怪,畢竟上梁侯趙安定麾下的軍隊僅僅只是私軍,士卒的戰鬥素養與裝備程度,別說跟他魏國第一梯隊的精銳之師相提並論,就連石信麾下的那些縣軍都未必趕得上——畢竟是私軍嘛,武器裝備什麽的,都需要似上梁侯趙安定這樣的貴胄向朝廷低價收購淘汰的軍備,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石信起初有些猶豫,但仔細想想,最終還是接受了上梁侯趙安定的建議,放棄了睢水北岸的營寨,與後者麾下的私軍一同撤回睢陽——反正這場渡河之戰,他已成功地阻擊了固陵君熊吾整整兩日余,且讓楚軍蒙受了接近兩萬人的傷亡,但從“挫滅楚軍氣焰”這方面來說,他已然達成了目的。

四月初八的下午,固陵君熊吾得知河對岸的魏軍徐徐撤退,便立刻下令士卒渡河,終於使麾下軍隊跨過了睢水。

不得不說,這是楚軍的一大勝利,但由於前兩日糧募兵的傷亡實在太多,楚軍的整體士氣還是難免受到了影響,尤其是軍中的糧募兵,已出現個別糧募兵逃亡的現象。

四月初九,固陵君熊吾率軍逼近睢陽。

此時睢陽城內,大概就只有本屬於睢陽縣的縣兵約兩千余,外加上梁侯趙安定的八千私軍,這僅僅萬余士卒,面對楚軍十幾萬人的圍城,難免是有點緊張。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睢陽縣令黃玙親自出面懇請城內諸大小家族的幫助,因為在他看來,倘若能得到這些大小家族的幫助,後者將各自家宅的護院、家仆湊一湊,搞不好也能湊出個四五千人來。

更要緊的是,縣令黃玙需要賞賜錢財激勵城內守軍士卒的士氣,可單憑縣倉內的那些庫存,根本不足以讓他做成這件事。

不得不說,宋郡人非常團結,這從當年幾乎大半個宋郡都在暗地裏支持向軱的北亳軍就可見一斑。

這不,當城內各家族得知縣令黃玙邀請他們到縣衙相聚、商議如何擊退楚軍時,其中但凡有些眼力的,已經交代家人籌集府上現有的金銀銅錢,準備主動獻給縣衙;縱使那些腦筋並不活絡的,待等在聚會時,當縣令黃玙親口道出縣衙如今缺錢激勵士卒士氣的窘迫後,亦紛紛慷慨解囊。

這讓在一旁觀瞧的上梁侯趙安定看直了眼——宋郡人,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大方,這麽好說話了?

其中關鍵,無非就是兩個人:一個是前宋郡義軍北亳軍的領袖向軱;一個即是魏王趙潤。

向軱作為宋國英雄向沮的幼子,他在宋郡的威望當真是無可復加,再加上此人在自盡前寫下遺書,勸告麾下將領與宋郡子民臣服於魏國,因此,魏國非但沒有抹黑向軱,反而進一步提高了向軱的名譽,稱其為“宋國最後的忠臣”。

當然,魏國朝廷的目的,只是為了和平收復宋郡,但朝廷這樣的做法,卻也讓向軱逐漸取代其父,成為了宋郡人心中憧憬的英雄——既然這位英雄都勸告他們臣服於魏國,日後雙方不再相互廝殺,宋郡人又豈會不從?

於是,憑著向軱臨死前的遺書,宋郡的貴族、百姓,紛紛臣服於魏國,再不思反。

至於魏王趙潤,別看他當初堅決拒絕了向軱提出的“宋郡自治”的要求,但在魏國收復宋郡之後,趙潤也並未“懲罰”宋郡人,甚至於到後來,只要該名宋郡人他承認自己是魏人的一員,魏國朝廷也不禁止他踏上仕途,甚至是在宋郡當地為官。

而事實上,在魏國收復宋郡後至今,在“撫宋特使崔詠”的舉薦下,宋郡有不少當地的望族家主出任了該地的官員。

此時宋郡人這才明白魏王趙潤的“固執”:首先必須宋郡是魏國的領土,其次必須承認宋郡人亦是包含在“魏人”這個範疇之內,就好比梁郡人、河內人等等。

至於其他的,這位君主其實並不苛責,他甚至允許宋郡人繼續祭奠向沮、向軱,甚至是曾經的宋王室。

在這個情況下,宋郡的民心,難免就逐漸偏向魏國,至於魏王趙潤,亦逐漸被宋郡人視為賢明的君主。

正因為已逐漸接受了魏國,接受了魏王趙潤的統治,並逐漸將自己視為魏國的一員,因此,當睢陽縣遭到楚軍進攻時,當縣令黃玙懇請他們相助時,睢陽城內的貴族、家族們,紛紛慷慨解囊,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讓黃玙非但籌集到一大筆錢物可以用來鼓舞士卒的士氣,亦得到了約四千余人的壯丁。

四月初十,固陵君熊吾攻打睢陽縣。

一方是士氣平平的十幾萬楚軍,一方是眾志成城的睢陽縣軍民,想來固陵君熊吾萬萬也不會想到,盡管他為了早日攻克睢陽,在首日一口氣動用了五萬軍隊,分別從睢陽的西城門、南城門、東城門三個方向攻打城池,可沒想到,足足鏖戰了四五個時辰,楚軍還是沒能攻上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