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1章 慶功筵

兩日後,朝廷正式頒布了有關於撫恤與犒賞的政令,並陸續對“將”級以下的將官做出了戰後的犒賞,這份犒賞主要還是體現在田地、府宅以及職務兩方面,像金銀、絲綢這種實際性的犒賞,反而是其次。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使魏人牢記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魏王趙潤親自下令兵鑄局再一次打造了幾批具有紀念意義的短劍。

這些紀念用的短劍,選用銅作為材質、長短約一掌左右,兩側並未開刃,劍身末端銘刻有“衛國戰爭英雄”的字樣。

魏王趙潤希望朝廷將這些短劍發放給所有參與戰場戰爭的魏國士卒,無論是正規軍士卒,亦或是民兵,或者私軍,以此感謝他們在這場戰爭所做出的貢獻。——至於那些已犧牲的士卒,則交予他們的家眷。

對此,魏國朝廷曾向魏王趙潤提過異議,畢竟這場戰爭,他魏國總共動員的士卒——包括正規軍、民兵、私軍等等,人數其實也接近一百萬,而這意味著,魏國需要打造一百萬柄這類的紀念短劍,而這,會導致捉襟見肘的國庫變得更加艱難。

但很顯然,這個世上不存在能扭轉魏王趙潤想法的人,在這位君主做出最終決定後,雖然朝廷認為此舉是一件“付出大而回報小”的事,亦只能照辦。

不得不說,在這件事上,朝廷與魏王趙潤出現了一些分歧,因為前者更多的考慮利益,而後者,考慮的一種精神上的東西。

事實上,魏王趙潤一直以來都在加強國人在精神方面的團結、堅強,以及對國家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可能是本著“既然要做那就一步到位”的想法,魏王趙潤又親自設計出了幾款“英雄短劍”。

比如大梁禁衛軍,包括那些在大梁戰役中犧牲的男兒們,在戰後都能得到一款銘刻有“永不陷落之城”的英雄短劍;而趙疆、韶虎、屈塍等人所率領的“伐韓軍隊”,則能得到一款銘刻有“東征凱旋”的英雄短劍。

除此之外,還有幾款英雄短劍,來紀念這場戰爭中的重要勝利。

比如雲中守廉駁、九原守馮颋、朔方守趙成嶽等人“奪回原中要塞”,比如河西守司馬安、河東守魏忌擋住秦國軍隊,再比如魏王趙潤親自率領三十幾萬魏國軍隊,在本土擊敗了諸國聯軍,等等等等。

不得不說,魏王趙潤的“任性”,使得魏國朝廷在原有的基礎上,還要付出一筆巨大的開支。

但趙潤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些英雄短劍,勢必會在那些士卒的手中,作為傳家寶一般的東西被傳承下去,連帶著魏國那份“堅強不饒”的精神,傳給下一代、下下一代的魏人。

只要魏人團結一致,沒有人能夠擊敗魏國!

沒有人!

十二月初一,朝廷在王宮的紫宸殿開設慶功筵席,宴請這場戰爭的有功之士。

由於場地原因,此番朝廷只宴請了千人將以上的各軍將領,可即便如此,朝廷還是將筵席的桌子擺滿了整個紫宸殿外的廣場。

至於各軍士卒,朝廷自然也不會將其遺忘,為此,朝廷征調了戶部、肅氏商會、文氏商會等他魏國絕大多數的運輸船,將羊肉、蔬菜、烈酒等物,送到各個軍隊的駐紮地,不限量發放給魏軍兵將,舉國同慶。

在紫宸殿召開慶功筵席時,似樂弈、燕縐、靳黈、司馬尚等剛剛投奔魏國的將領,亦受邀出席。

說實話,這些位將領難免感覺有些尷尬,畢竟無論怎麽說,他們確確實實是被魏國給擊敗了,以失敗者的角色參加勝利方的慶功筵席,這著實有些奇怪。

但沒辦法,他們必須出席這次筵席,畢竟他們必須融入到魏國軍方,融入到魏國的這些兵將們當中,否則,必定將影響他們日後在魏國的仕途。

由於是提前了整整兩個月告知了各軍將領,因此,駐紮在魏國各地方的將領們,紛紛趕回雒陽,出席了這次筵席。

比如朔方守趙成嶽、九原守馮颋、雲中守廉駁、上黨守姜鄙、河西守司馬安、河東守魏忌等等等等,就連衛國的衛邵、衛鄖、衛振,以及魯國(非舊魯國)的季武,在收到了邀請帖後,亦急急忙忙趕回魏國王都雒陽,參加這場盛世。

毫不誇張地說,這場慶功筵席,囊括了魏國至少九成的將領。

“燕王到!”

“鄢陵軍屈塍將軍到!”

“同為鄢陵軍的晏墨將軍到!”

“同為鄢陵軍的孫叔軻將軍到!”

“魏武軍韶虎將軍到!”

“魏武軍龍季將軍到!”

“桓、桓虎將軍到!”

“陳狩將軍到!”

“桓王到!”

……

只見在宮門處,這些魏國大大小小的將軍,在宮門前下了坐騎,談笑風生地聯袂進入了王宮,朝著紫宸殿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