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0章 重泉棄守(第2/4頁)

李睦最擅長的就是“騎兵奔襲”,他麾下的騎兵可以在短短一兩日內去偷襲數百裏以外的敵軍,且期間敵軍根本摸不著李睦的動向。

而樂弈,則最擅長用計略破城,在他的用兵方式中,“城池”反而始終並非是首攻目標,他更傾向於利用圍城打援等計策,擊潰敵軍的有生力量,且從始至終維持對該座城池的壓迫力。

就比如樂弈前兩年攻打楚國的時候,前三十日按兵不動,引誘壽陵君景雲與邸陽君熊瀝率軍從駐守的防線支援相城,而後,設計一舉擊敗景雲與熊瀝,在擊破了後兩者駐兵防線的同時,還順勢將相城奪下,這就是樂弈慣用的手段。

在樂弈看來,為將者,應該用計謀來取勝,否則,跟一莽夫有何區別?

而秦軍對重泉縣進攻,在他看來就缺乏“優雅”。

不過話說回來,面對著秦軍的“莽攻”,他重泉縣搖搖欲墜,這倒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這場仗已經打了近二十日,此前樂弈命人在城外布下的防禦設施,已經被秦軍拆光了,城外的護城渠,也因為堆滿了秦軍士卒的屍體而失去了阻礙秦軍的功能,在加上城內的箭矢、弩矢幾乎也已耗盡,這使得樂弈在今日開戰的那一刻,就開始在思考撤退問題。

什麽?死守重泉?與這座城池共存亡?

不,優秀的將領,是不會拘泥於一城一地得失的,這絕非是狡辯之詞——樂弈在重泉縣擋住了秦軍二十日,對秦軍造成了三四萬的傷亡,這在眼光卓越的將領看來,本身就是一場勝利。

說得再簡單點,秦軍為了打一座重泉縣,就不惜犧牲三四萬的士卒,那麽,秦軍打“頻陽”需要付出多大的犧牲?之後再打“臨魏”呢?

只要每座城池都能讓秦軍蒙受巨大的傷亡,秦軍頂多只能攻下一個河西郡,就會陷入兵盡糧絕的地步——相比之下,丟幾座城算什麽?反正過不了多久就能奪回來的。

想到這裏,樂弈對馬祿說道:“馬祿將軍,下令城內的士卒,準備後撤……待秦軍這撥攻勢退卻之後,我軍立刻撤離,不得耽誤!”

“後、後撤?”

此時馬祿正死死盯著那些正在攻城的秦軍士卒,聞言大感驚愕。

仿佛是猜到了馬祿的心思,樂弈正色說道:“馬祿將軍,我軍的兵將已經竭盡所生阻擋了秦軍二十日,再無法比這更出色了,若死守城池,便是叫我軍士卒在箭矢耗盡的情況下與秦軍廝殺,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此非用兵之法……與其叫士卒們因此犧牲過多,不如退到下一座城,下一座城有堅固的防禦以及充足的箭矢,在那裏禦敵,豈不比在這座殘破之城更加容易麽?”

馬祿聞言微微點了點頭,但旋即又猶豫地說道:“可是這座城池……”

樂弈搖了搖頭,告誡道:“馬祿將軍,我軍在重泉縣,用萬余兵將的傷亡換取了秦人至少三四萬的傷亡,縱使是丟掉了城池,這仍是我軍的勝利……須知城池只是死物,今日秦軍勢大,將其奪走,待等他日我軍反攻,仍能將其奪回來。但倘若選擇死守城池,使你我麾下剩余的兵力皆因此而戰死,且最終秦軍還是攻陷了這座城池,介時便是‘人地兩失’的局面,同時也是我軍的真正戰敗……善戰者,不爭一城一地之得失。”

馬祿一臉好似茅塞頓開的表情,點點頭說道:“末將受教了……末將立刻就派人傳令城內各軍。”

“唔,有勞了。”

樂弈點點頭,再次將注意力投向戰場。

正如他所估測的那樣,雖然今日秦軍的首輪進攻頗為兇猛,但因為是首輪進攻,他重泉縣的魏軍無驚無險地便守了下來。

只是越往後,因為兩軍兵力差距的關系,他魏軍一方的壓力就難免越來越大,這也是樂弈決定在秦軍第一波攻勢結束後就立刻撤兵的原因。

待等小半個時辰後,眼瞅著負責第一波攻勢的秦軍士卒死傷地只剩下十之二三,且城外遠處的秦軍本陣,又有一支萬人規模的軍隊正在列隊準備攻城,樂弈果斷下令撤退。

在他的命令下,西城墻一帶魏軍迅速帶著傷員下了城墻,同時,遭受秦軍佯攻的南北兩側城墻上的魏卒,亦於同時撤下城墻,一同從東城門撤離。

為了防止秦軍趁機追擊,樂弈非但親自率領一支軍隊留下斷後,還下令一把火燒掉了城內的房屋——不得不說他此時亦頗為慶幸,慶幸像河西郡這種戰亂地區,境內的城池都幾乎沒有什麽魏人居住,只有司馬安的河西軍以及雜胡的諸部落,且那些雜胡早就將部落遷移到了臨魏一帶,這使得樂弈可以毫無顧慮地在城內放火,而不至於遭到魏國國內民眾的指責。

樂弈的主動撤離,讓秦軍終於攻占了重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