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2章 天才(第2/2頁)

朱厚照詫異的看著方繼藩:“你還會算數?”

“我是神算子!”方繼藩坐下,先是取了一本賬簿。

論算數的水平,方繼藩雖是文科生,可畢竟還是對這個時代的人有著足夠的碾壓優勢的,說難聽點,隨便丟一個微積分或是勾股定理亦或微積分來,都足以讓古人提高幾百年的算數水平了。

當然……方繼藩不打算用算數,因為即便拿出看家本事來驗算,自己至少也需花費一兩天時間,才能將這些賬簿整理出來,那麽……如何得出真實的答案呢?

其實很簡單……弘治十一年的歲入開支數目,本就在方繼藩的腦海裏。

研究明史的人,不只是要研究人物,作為一個學者,單純的從人物入手,這反而是民科的水平,上一世,提倡的是唯物主義,何為唯物呢?那便是根據生產力的水平,從而推導出社會背景,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研究明朝,首先要了解其生產力,生產力從哪裏研究得出?自然是根據其國庫的歲入盈余之中得出。

因而,一個真正的研究工作者,卻和尋常的愛好者不同,愛好者往往更偏人物一些,根據人物的好壞,來做出自己對歷史的判斷。而研究者,卻更多偏向於枯燥的數據,同樣是張居正改革,成功與否,其實就和那明實錄裏浩瀚如煙的糧食、絲綢、銀子數目有著巨大的關系。

方繼藩對這些數據,可謂記憶猶新,一方面是記憶力好,另一方面,則這本就是自己的本職。

可是明明知道了今年歲入的真實數據,方繼藩卻不能急著拋出來,既然要幫朱厚照,那麽……總要裝模作樣一樣。

於是他開始低頭看賬簿,念念有詞,口裏有一搭沒一搭的念著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之類的胡話,一面老神在在的樣子。

朱厚照不禁顯得有些狐疑,老方……當真會算數?

看著挺專業啊。

他低頭看著這滿案枯燥的簿子,索性……交給方繼藩了。

於是乎,方繼藩一本本賬簿裝模作樣的驗算,朱厚照則興沖沖的在一旁喜滋滋的給他斟茶遞水:“老方,冷不冷,要不要添點煤?”

“一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