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1章 核驗(第2/2頁)

普濟真人喻道純得知有太皇太後口諭來,本在呂祖殿中讀經,卻也疑惑起來。

他在成化二年時,便已封為體元守道悟法高士,此後掌龍泉觀,又封為普濟真人。等到成華皇帝駕崩,弘治皇帝登基,便敕為“安恬養素沖虛湛然演法靖化普濟真人”,名字很長,而且一般名號越長,就越厲害。

除此之外,皇家還賜予二品銀章,因而,在道門之中,許多人都認為,普濟真人乃正一道在北方的領袖。

須知整個大明,只有兩個道門獲得了合法的地位,北方為全真教,而江南則為正一道,這是自太祖高皇帝以來,欽定的兩大道門分支,至於其他道門,則因為沒有獲得朝廷認可,因而衰弱,或是最終成為兩大道門的分支。

全真教在北方十分盛行,幾乎沒有正一道的立足之地,其中尤以京師之中的白雲觀為首,更是盛極一時。普濟真人則作為江南正一道的道人,卻在京師風生水起,也算是異數了。

於是喻道純親自來迎接,迎那官員至呂祖殿,二人分賓而坐,官員說明了來意,便呈上《道德真經集義》。

聽說竟有人歪解道德經,喻道純頓時露出了不悅之色。

這等離經叛道之事,其實已越來越少了。

自太祖高皇帝之後,欽定了正一道和全真教為正宗道門,朝廷對於道門的管束,也開始變得森嚴起來,為了防止有邪門歪道胡亂曲解道經,道錄司往往會對其進行重懲。

畢竟,這道經的注解已成了官方的行為,而且,有一些居心叵測之徒,借這道德經,暗中進行曲解,在地方上匯聚三教九流,圖謀不軌,也是屢見不鮮,所以對待這等人,喻道純天然的生出反感。

於是他鄭重其事地道:“就請放心,貧道定當仔細核驗。”

應下此事後,他送走了官員,喻道純便召集了幾個弟子。

這幾個弟子,具都在四五旬上下,已經跟隨喻道純數十年,眾人盤膝而坐,喻道純朝向一個弟子道:“你來念……”

“是。”那弟子頷首點頭,隨即取了《道德真經集義》,念誦道:“夫道者,元X虛無,混沌自然,二儀從之而生,萬有資之而形,不可得而為名,強為之名曰道……”

一開始聽的時候,喻道純臉色凝重,而其他弟子,也面露不忿之色。

雖然對道經的理解,正一道和全真教各有不同,而在正一道的內部,又有不少的分支,可無論怎麽說,對於其他道派的注解,他們還是予以尊重的。

只是這不知從哪兒來的經注,顯然是某個別有用心之人所寫,現在太皇太後親自將此經注送來,大家第一個想法,這定是什麽邪書。

不過……只起了一個開頭,忍耐不住的弟子們,原本早已摩拳擦掌的想要尋毛病,卻具都愣住了。

這一起頭,雖沒有深入,不過是先從道可道、非常道開始講解,卻似乎……並不覺得有什麽問題啊。

而且,只這一開篇,非但不覺得是離經叛道,反而……竟還隱含著道德經中更深層次的道理。

弟子們面面相覷,一個個竟不知說什麽好。

喻道純似乎也察覺出了不對勁,便朝誦讀的弟子道:“取吾來看看。”

現在,他倒是很想知道,下頭寫的還有什麽,等人念誦,實在有些難耐,還不如自己親自來看更實在。

於是弟子忙將《道德真經集義》奉上。

喻道純則正襟危坐,開始看起來。

‘故首章之首,宜以道一字句絕,如經中道沖而用之之章,亦是首揭一道字……’

喻道純看到了下一句之後,瞳孔竟開始收縮起來。

這一句,依舊還是對‘道可道、非常道’的解讀。

他忍不住低聲喃喃:“故首章之絕,宜以道一字句絕……不錯,不錯,以道而絕,方是道德經的根本……”

這一讀之下,喻道純的眉頭擰得更深了,這本經注,相比於其他歷代的經注,竟非但沒有叛離的感覺,反而喻道純覺得,與自己所誦之經合二為一!

此等解讀,更令人耳目一新啊。